新四大火爐 重慶最熱43℃高溫 福州第二

新四大火爐 重慶最熱
43℃高溫 福州第二

內地四大火爐城市又重新洗牌。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近日分析過去31年的氣象數據,重新編排內地最熱十大城市,重慶、福州、杭州、南昌分別成為新的四大火爐,原來的武漢、南京則稍為降溫,跌出前四名,剔除多年的惡名。

氣象專家分析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的夏季(6至8月)炎熱度後,排出內地最熱的十個城市,排名依次是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和南寧,大部份城市都是位於長江流域。排名第一的火爐城市重慶,今年確實很熱,上周三(15日)錄得高溫43℃,上星期有兩萬人中暑,而2006年的夏季的一輪熱浪,重慶主城區的沙坪壩氣象站有14天的最高氣溫突破40℃。

1)重慶
位居火爐城市榜首的重慶市,酷暑難耐,民眾到當地遊樂場玩水消暑。 新華社

3)杭州
巴士站近日加裝噴霧器,稍解民眾的酷熱。 互聯網

4)南昌
民眾在水上樂園內划船、打水戰。 新華社

城市熱島效應明顯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評估室主任張存杰指出,近年夏季的副熱帶高壓北移,盤據長江流域,而隨着全球暖化,華北地區的氣溫升幅、炎熱程度比南方地區大,如西安、鄭州、石家莊、濟南、北京、天津等地,近幾年夏季出現了超過42℃的極端最高氣溫,可是南方的炎熱程度並沒有減輕。同時,各地城市化程度越來越多,城市熱島效應還會越來越明顯,炎熱城市會越來越多。
雖然大環境是越來越熱,卻有城市成功降溫,逃離火爐之名。一直被評為四大火爐之一的武漢,在今次的排名中跌至第六位,武漢市氣象台台長劉火勝指出,雖然過去50年一直在變熱,但其他的城市溫度升幅卻比武漢快。

重慶天氣熱、陽光普照,上街民眾都用盡辦法避免曝曬。

武漢綠化 成功降溫

近年武漢當局在城市規劃時,除注意綠化面積之外,同時控制城市「風道」,令江河、各大湖形成綠扇、風廊、風道,如同開着電風扇,令較凉的空氣輸到市中心,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但被評為第二大火爐的福州,當地氣象專家卻對結果不太滿意,福建省氣候中心總工程師許金鏡指出,應用更長時間的數據,才能評選出哪個城市是火爐,他更稱:「不能因為某一年熱,就判斷氣候變暖,也不能因為某十年的高溫天數比較多,就判斷福州成了火爐。」
而杭州的氣象部門亦指出,各界都沒有一個客觀、官方的火爐標準,如35℃以上連續多少天、是否出現過40℃以上的高溫等,批評將杭州列入新四大火爐城市「並無依據」。
新華網/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