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港人愛推拿治痛症,有否想過幫你按摩的一雙巧手,竟是屬於一個20出頭的小伙子?90後司徒駿自小對中醫及推拿有濃厚興趣,深信痛症推拿行業前景理想,於一年半前毅然投身做推拿師,誓要為傳統行業注入新動力!記者:李錦欣
阿駿(22歲)回想中五畢業後,人生有點迷茫,如在海中載沉載浮,「當時去咗讀副學士,又做過侍應、圍棋導師,個人冇咩目標」。短暫的失意,更令他思考人生的方向。
阿駿在鄰舍輔導會擔任活動工作員時,偶然認識了社會企業「健怡工房」訓練主任、曾獲「中國推拿按摩師大賽」十大傑出精英獎的陳旭華。他見識過「大師級」的實力,不禁讚嘆謂:「師傅好勁!見到佢嘅推拿好有效,好仰慕佢!」他倆一見如故,阿駿更認定師傅就是他的伯樂,機會難得,他大膽提出拜師要求,因此成為師傅兩位入室弟子之一,盡得真傳。
一般人對推拿與按摩的概念很模糊,阿駿耐心地解釋:「按摩屬於保健,可以防止病情出現同舒緩疲勞,推拿就要望、聞、問、摸,診斷後先可以幫客人處理痛症。」此外,推拿師更會教導客人簡單的保健常識及養生運動,他笑說:「不過好多客人都唔聽話。」
阿駿入門後,努力學習推拿知識及技術。惟學習理論與臨床實踐畢竟不同,他坦言開始時一度灰心,「開頭對住個客覺得好難入手,驚斷錯症,好多嘢都要師傅執手尾」。他又透露,曾經有客人質疑他這個「後生仔」的診斷及推拿技術,令他感到氣餒。
下苦功盼獨當一面
幸得家人及師傅支持,他努力熬過難關。這年半來,他跟隨「健怡工房」到全港各社區中心,為客人提供痛症推拿服務,更認識了不少「熟客仔」,當中以長者和中年人士居多。經驗上升,辦事自然更得心應手。「最難忘第一次自己一手一腳幫個患肩周炎嘅客人解決病患,唔使靠師傅。只係聽到一句多謝,都已經好開心!」阿駿興奮地說。
樂觀的阿駿看好傳統推拿行業的前景,他一臉自信說:「香港人少運動、壓力大、人口老化,好多人都有痛症問題,但相應醫療設施缺乏,所以呢行嘅前景應該好唔錯。」他更以過來人勸勉其他年輕人:「每個行業都有發展空間,只視乎自己有冇心同付出努力。」
眼內有團火的「後生仔」有心又有力,期盼在推拿業獨當一面,矢言要為教學及研究工作再下苦功。他堅定地說:「推拿係我嘅終身事業!」
欲知更多關於阿駿的故事,請留意逢星期二晚8時至8時30分於港台第五台播出的《生活存關愛》節目。鄰舍輔導會查詢電話︰2988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