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華創(291)第二季核心盈利微升4%,較市場預期會倒退的情況為佳,刺激股價昨勁升11%收市。但零售業務因堅持在逆市中擴張,純利率顯著下滑,首席財務官兼執行董事黎汝雄表示,華創首要目標是加大市佔率,短期內無能力把上漲的成本轉嫁予消費者。記者:吳綺慧
有外資分析員表示,自華創5月公佈首季業績後,大家都已擔心零售業務「唔掂」,故陸續調低預測:「之前華創簡直喺沽空之選,股價呢3個幾月累跌咗20%、30%,家去番合理水平,第二季盤數又無咁差,我估今日都唔少人平倉。佢哋零售收入比想像中好,但純利率只有0.5%,堅持開舖、起物流中心都令成本急增,今年我估都好難搞。」
華創昨中午公佈業績後,股價急彈11%,收報24.25元。集團第二季核心盈利增長4%,營業額則升15%。如截至6月底止半年計,核心純利減少6%,派息維持15仙不變。
華創四大業務中,以啤酒表現最理想,因第二季天氣炎熱,屬啤酒旺季,期內收入及盈利分別增長12%及32%。佔比較少的食品業務,次季表現較年初改善,盈利同比增長19%;飲品業務仍疲弱,利潤大幅倒退50%。
零售變負累 盈利大跌
佔華創收入達59%的零售業務,卻成為集團最大負累,雖然收入在大幅擴張下增長17%,同店銷售亦升約5%,但由於經營成本上漲,加上新店扭虧的時間在疲弱市況下要延長,故盈利最終要大跌37%,至只有9000萬元,純利率得0.5%,徘徊虧損邊緣。
對於下半年零售業務會否改善,黎汝雄多次拒正面回應,只重申看重的是「長遠發展」,不會為短期的市況及盈利波動,而影響擴張及投資大計:「我哋首要任務喺做大市佔率,我承認我哋無放慢到擴張,因為覺得咁先係對股東長期有利。成本方面,短期亦控制唔到,無能力轉嫁俾消費者。不過我哋會透過慢慢tradeup,希望補返個margin。」
喬世波辭職 陳朗掌舵
黎汝雄指下半年經濟環境及市道「好難睇」,但7月份同店銷售增長進一步放慢至4%,集團會維持全年開店500至600間目標,上半年已增設了200間。黎汝雄透露,下半年會尋求出售一些非核心業務:「不過剩返好少,賣咗都係得幾億錢左右。」
華創昨宣佈主席喬世波辭任,會調回母公司華潤集團,原任首席執行官陳朗將任主席,華潤萬家首席執行官洪杰,則升任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