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部:印尼人好甜 黃薑飯賀年

食字部:印尼人好甜 黃薑飯賀年

氣溫持績高企,遇上啟德襲港,天氣更是翳焗,要提升食慾,嘆惹味的東南亞菜就最啱,濃味的印尼菜、酸辣醒胃的越南菜同星洲菜,梗有一款合你心意吧!

記者:林敏婷
攝影:周旭文、劉永發
模特兒:Irina、Eagle、Peggy@PureModels

越愛香茅 星愛叻沙

■雖然主打街坊生意,但星越的佈置也相當有東南亞色彩。

東南亞菜式大家不其然都會想到泰國菜,但其實越南菜和新加坡菜亦相當吸引,最近在杏花村開設的星越就糅合了這兩種菜式,讓你一次過有兩種享受。星越是別府麪館的另一條分支線,其執行董事呂惠金由於愛旅行又愛吃東西,而且亦有其他生意在越南和新加坡,吃過兩地的美食,吸收了當地的飲食文化後很喜歡,於是就決定在港開設擁有兩種菜式的餐廳。
呂生說越南的氣候沒有像泰國般又濕又熱,而且很多菜式都受法國影響,所以菜式不會太辣,而且味道會清一點,「越南菜無泰國菜咁辣,但就很喜歡運用各種不同的香料,好像香茅、金不換等等,而且越南亦有不錯的漁業,所以多以香料配搭淡味的海鮮,吃起來很惹味。」由於新加坡屬多雨氣候,雖然長夏無冬,但未至於如香港般悶熱,加上菜式上沒有太多自己的傳統文化,現在多以Fusion菜為主,所以肉骨茶、海南雞飯已經是他們最常吃的傳統菜式,不過新加坡菜中不得不試叻沙,由於每家的叻沙湯味道也不同,現在他們餐廳就以4比1椰汁和咖喱的比例,不會讓湯過多椰汁,也利用蝦殼和雞熬湯做湯底,麪底亦跟足新加坡傳統的摻摻,一半油麪一半米粉,以屋苑內的餐廳來說算是不錯。

海南雞飯$56
■餐廳了解港人口味,雞肉嫩滑外,油飯粒粒晶瑩,但不會過油。

香茅蒸烏頭$98
■用上新鮮香茅墊底,加上越南碌冧汁,非常醒胃。

薄荷羊肉粒$72
■用上新鮮薄荷葉和金不換,味道清香。

鮮蝦叻沙$62
■蝦味濃郁,摻摻比例均勻。

星越(28981099)
杏花村盛泰道100號杏花新城地下G45號舖

混合了不同東南亞地區的餐廳相當普遍,但說到在香港提供正宗印尼菜的餐廳卻五隻手指數得到,由於印尼地處於赤道周邊,長年天氣炎熱,所以菜式一向以鹹甜味重,偏濃見稱。位於銅鑼灣的巴東印尼餐廳就由印尼華僑謝太開設,其實謝太早已在1979年於北角開設第一間印尼菜館,其後曾經移民,最後於1999年回流於銅鑼灣重開,多年來受到很多在港居住的印尼人歡迎,而且她的食譜亦全由她自己親自試驗出來,每道菜式的份量都是秘方,現在年事已長的她亦已將食譜和餐廳事務交由外甥女張瑤緻打理,可說得上是盡得謝太真傳。張小姐雖然是在香港長大,但由於是印尼華僑的關係,自小已懂得說印尼話,不過口味就不像印尼人,張小姐話:「印尼人因為天氣熱,時常流汗,所以他們需要很多鹽份,而且又愛甜,很多印尼人來食飯都說要加甜,但我就受不了這麼甜。」雖然她們做正宗的印尼菜,但味道都以港人口味為主,只有客人要求才會加重味道。

■張小姐說得一口流利印尼話,與餐廳的印尼夥計打成一片。

辣椒當生菜

由於印尼和很多東南亞國家一樣都盛產香料同辣椒,所以印尼人都愛以濃味的菜式增加食慾,張小姐話印尼人每餐都要吃辣才行,嗜辣的程度是去到可以成隻辣椒生食,所以她們亦有自製參巴辣椒,這種辣汁印尼人最愛用來撈麪撈飯,不過這種辣汁她們就不外售,要堂食先享用到。吃這麼多辣,當然要解辣,張小姐就說印尼人愛一邊吃飯一邊吃甜味濃的刨冰,解辣之餘又消暑。印尼人和中國人亦好相似,他們愛吃飯,而且吃飯時,一定要先上飯,好像他們喜愛的黃薑飯,不過張小姐話我們香港人隨時喜歡就會食黃薑飯,但印尼人就會當黃薑飯是節慶食品,過時過節,生日時才會吃。適逢今個星期天8月19日及20日是印尼人的新年,想感受一下印尼人的飲食文化亦不妨去試試!

咕喱粉絲蟹煲時價
■咕喱是印尼話咖喱的意思,辣味濃配白飯食最正!

黃薑飯$82
■巴東印尼餐廳只會於星期六、日提供,想試就要訂定了。

牛油果冰$45
■用新鮮牛油果和朱古力漿等材料製成,味道偏甜,坊間少見。

巴東牛肉$105
■印尼傳統菜式,但家家戶戶的配方也不同,這裏就用了約15種香料製成。

巴東印尼餐廳(28815075)
銅鑼灣百德新街22-36號翡翠明珠廣場1樓1至2號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