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港中結業個案 年增五成服務家計會推清醒墮胎法

接收港中結業個案 年增五成服務
家計會推清醒墮胎法

【本報訊】每年進行約5,000宗墮胎手術的港中醫院,將於下月3日結業。家計會決定增加每年墮胎手術服務量約1,000宗至3,000宗,並增添「清醒鎮痛法」,以接收部份以往需轉介到其他醫院個案。不過,公立醫院暫時未有計劃增加墮胎手術,本港墮胎服務勢受影響。
記者:陳沛冰

去年本港進行11,859宗墮胎手術,當中5,800宗於港中醫院進行,約2,000宗於家計會進行。
家計會回覆查詢時表示,決定增加墮胎手術服務量至每年3,000宗。該會正籌備所需資源,包括增聘專業人手、增添「清醒鎮痛法」(conscioussedation),以接收部份原本轉介到其他醫院的個案。該會的墮胎服務獲衞生署資助,未來再視乎需要向政府額外申領資助。

公院未計劃增加服務

家計會現時以藥物或局部麻醉手術兩種方法,為懷孕10周以下的婦女墮胎。兩種方法收費均是港人3,000元,非港人4,000元。
醫管局婦產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張德康表示,公立醫院暫時未有計劃增加墮胎服務,去年公院進行約1,000宗墮胎,當中約600宗於瑪麗醫院進行。公院若於產檢時發現孕婦或胎兒有嚴重疾病,有關墮胎手術會於公院進行。懷孕三個月或以前,孕婦會進行全身麻醉手術;懷孕三個月以後則以藥物流產。
張德康表示,全身麻醉必須由麻醉科醫生負責,但清醒鎮痛法則不一定要麻醉科醫生,所需人手及資源較少,較易在家計會內進行。

刮宮時不會感到痛楚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表示,清醒鎮痛法是介乎局部麻醉及全身麻醉之間,病人手術期間清醒,可自行呼吸,使用麻醉藥劑量較局部麻醉多,但少於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病人於刮宮時或會感痛楚,但使用清醒鎮痛法病人則不會。病人手術後需觀察的時間,較全身麻醉病人少,整體成本較低,較易在家計會進行。
仁安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余啟文表示,該院每月進行約160宗墮胎手術,暫沒計劃增加服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