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懷孕物理治療師經中介公司介紹,到一家志願機構短期任職,不料上班一天即被炒魷。中介公司職員劈頭一句「點解大肚唔出聲」,又指她是自僱人士,令她不獲任何僱傭條例保障。有工會擔心企業利用此模糊勞資關係的手法越來越普遍,影響婦女就業權益,促請政府堵塞漏洞。
「點解大肚唔出聲」
擁有八年註冊物理治療師資格的樂兒,上月底經「百本集團」中介公司轉介,往「愛滋寧養服務協會」的院舍擔任短期物理治療師。在7月30日,懷孕約6個月的樂兒首天上班,中心職員講解工作時只隨口問了一句:「你大肚?」便繼續帶她往打卡工作,用儀器為兩名門診病人做止腰痛、指痛的運動,病人還與樂兒有說有笑,她更延遲半小時才下班,以準備翌日的工作。
不料,下班後約半小時,樂兒隨即收到中介公司姓雷女職員的質問電話,「一打嚟就鬧我點解大肚唔出聲,又話NGO(非政府組織)話我唔專業,有病人投訴我,又用難聽說話繼續鬧,叫我唔使再返工」。她說雷一開口就提大肚,質疑懷孕才是被解僱的真正原因。苦於她並無與兩個機構簽訂任何僱傭合約,誰是真正僱主亦難以說明。
她即向百本和平機會發電郵投訴,百本回覆承認來電責罵「做得唔啱」,但絕口不提懷孕被解僱一事,澄清客戶只通知百本指樂兒不專業、動作不標準,不適合任職,故要求換人;並指樂兒是自僱人士,不存在「被解僱」,遑論因為性別歧視被炒。百本回應查詢時重申,樂兒曾簽下同意書,職員證也有列明她是自僱。平機會現正調查事件。
中介模糊勞資關係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副主任葉偉明指,事件除了有懷孕歧視之嫌,也反映中介公司與NGO製造模糊勞資關係的手法進行招聘,以致毋須給予任何僱傭條例列明的福利待遇。葉稱,院舍為樂兒編定工作安排,需要打卡上班,器材由院舍提供;工資則以時薪方式計算,由中介公司出糧,種種迹象顯示她是僱員。他憂慮企業為減輕成本,經中介公司請人漸漸普及,望政府檢討法例,保障婦女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