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英資大行近期被美國監管機構調查罰款、協助客戶洗錢逃稅等負面消息纏身,外電報道,包括滙控(005)在內等五間銀行,已向美國監管當局交出約一萬名在職或前任僱員的個人資料,以協助當局逃稅追查,單是滙控提交的名字涉及約1100個。記者:劉美儀
法律界指出,此舉或引發僱員以銀行違反私隱保障為由,提出法律挑戰。不過有銀行界稱,若監管當局獲法庭授予搜查令,以配合刑事詐騙調查,基於司法權的凌駕性,無論是僱員或客戶資料,銀行亦須依法提交。
涉及名字約1100個
因應海外稅局就該國居民在香港所持賬戶及稅款情況,而向本地銀行查詢客戶資料的要求,金管局早於2010年5月底曾就此發出通告,提醒銀行須確保客戶私隱獲充份保障,並要遵守香港法律及其他監管機構要求,銀行尤其要符合私隱專員公署條例;在回應海外稅局查詢前,業界亦應先徵詢法律意見。
路透社昨引述所獲函件指出,滙控已因應美國監管當局要求,將一些在職及離職滙豐僱員在瑞士賬戶的資料,提交予司法部及美國證監會等部門,內容包括行政人員、董事會以至審計委員會等會議記錄,客戶報告及電郵等。
滙豐私人銀行發言人MedardSchoenmaeckers接受路透社查詢時承認,有向美國當局提交關於去年底初步調查事宜的進一步資料,但她強調,集團沒有向當局提交任何客戶資料。
彭博資訊引述代表40名滙豐前任及現職僱員提出訴訟的律師DouglasHornung指出,滙豐瑞士附屬機構已向當局提交的名單,涉及1100個僱員名字,其中只有17個與美國客戶有直接聯繫。連同瑞信及瑞士寶盛(JuliusBaer)等,有關銀行向監管機構遞交的僱員名單達一萬個。
高盛上調目標價至83元
滙控昨在港收報68.15元,無升跌,倫敦開市後則在68.5元水平徘徊。高盛報告認為,近期市場焦點集中滙控於歐美市場的違規經營及罰款調查,但忽略了其亞洲強勁增長優勢,佔集團逾六成稅前盈利貢獻的亞洲區,滙豐的表現已跑贏對手渣打集團(2888)及花旗,加上歐資行淡出,有利集團擴大市場佔有率,故將其目標價由78元上調6.4%至83元,維持「買入」評級。
高盛亦預期,由2011至2014年內,滙豐亞洲區可望保持每年盈利及收益達9至12%的年度複合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