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磁鐵礦再押後投產中冶料向中信賠35億

澳洲磁鐵礦再押後投產
中冶料向中信賠35億

【本報訊】中信泰富(267)再次推翻承諾,西澳洲磁鐵礦項目再度押後!三個月前信誓旦旦首條生產線於本月底投產的中信泰富,昨改口稱因承包商中國中冶(1618)負責的整體調試尚未完成,最快11月才能投產,意味項目中冶須向中信泰富賠償約35億元。記者:陳韻妍

為逼中冶加快建設項目,中信泰富去年底使出「辣招」,若首條生產線無法在8月底投產,中冶便要賠償中信泰富的損失,最高賠償額為5.3億美元。據德銀早前引述中信泰富管理層透露,每日賠償額高達500萬美元,以今次押後三個月計,中冶約須向中信泰富支付4.55億美元(約35.5億港元)賠償金。

11月投產未有把握

本報昨曾聯絡中冶副總裁黃丹,惟她以不是公司發言人為由拒絕就賠償事件作出評論,但承認公司正努力建設澳洲鐵礦。中冶昨跌1.25%,中信泰富亦挫1.2%,雙雙跑輸大市。
儘管有賠償「落袋」,但面對項目再三延期,中信泰富主席常振明及董事總經理張極井昨日會見傳媒時亦難掩失望之情,亦不敢肯定能否在11月投產,與五個月前信心十足地稱8月底投產的心態判若兩人。
常振明解釋,澳洲鐵礦是高度自動化項目,所以有很多環節需要政府批准,而且建設難度及程度超出預算,但仍會全力以赴,將問題一個個解決,同時又稱「如果調試再出現一些問題,咱們再delay(延遲)一下,但總體來說,現在的工作須一步一步完成」。
截至6月底止,鐵礦的投資額累積達78億美元(約608億港元),較去年底再增7億美元,亦較最初的投資預算為25億美元翻了逾三倍,但尚未包括第三至六條生產線的選礦部份,但估計最終總投資額不過100億美元。

鐵礦面臨三大困難

有參與分析員會議的中資分析員稱,管理層今次對鐵礦完工的態度明顯較以後保守,沒有像以往般透露項目延期所須的額外資金,亦沒有給多任何實質財務數據,只集中以很多專有名詞介紹鐵礦的建設進度,可能與管理層不想再給多大家太高期望有關。
張極井坦言,目前鐵礦有三大困難,包括澳洲進行調試前須準備大量文件,人才流失率高,需時辦理協助調試的逾百家供應商服務人員的簽證,目前首條生產線的建設工程及單機調試已完成,下一步挑戰將是10月的整體調試及試生產,然後11月正式投產,但第二條生產線「12月底前投產有困難」,希望年底前可出口精礦粉到中國,估計每年可產出2400萬噸精礦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