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實力較懸殊,職業球員亦較少,故女奧足並未受年齡限制。一年前在女子世盃踢得好的,一年後的奧運仍維持高水平。當球隊的整體實力與默契都能維持一段較長時間,爆冷機會自然大減。
相反,男奧足所以頻爆冷,其實全是個美麗誤會。男奧足絕大部份是23歲或以下,但不少球迷卻將大國腳的實力及排名,與小國腳混為一談;而3個超齡球員表面上是越大牌,球隊實力就越強;但實情卻是越大牌,隊中適齡球員的實力就越弱!試問殺雞又豈用牛刀?
看烏拉圭派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蘇亞雷斯拍卡雲尼打奧運,結果分組賽出局,除證明這批烏拉圭小將未夠班,才要教練「擺大頭」外,亦看到不少效力歐洲大會的球星,季後無法在奧運發揮應有水準!
地上最強又如何?西班牙剛完成大滿貫,超齡球員桑馬達與查維馬天尼斯,在歐國盃又近乎未用過,為何又會零入球出局?一來狂牛男足自視過高,首兩仗初段行行企企;二來幾名畢爾包小將,季內殺入歐霸及西盃決賽,體力消耗,絕不比帶領車路士贏歐聯冠軍的桑馬達少。結果狂牛首仗10人應戰、第2仗連番中柱中楣,表面上兩仗都是輸運;但實情是,若然他們能夠及早認真作戰,即使出局,也不會招人話柄!
文:丘建威
有線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