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看奧運很累 - 曾志豪

香港人看奧運很累 - 曾志豪

「香港人看奧運」本身已是一個運動項目,表現、反應都要評分。
「反應分」要「發乎情止乎禮」,看見中國運動員進場,如果你表現亢奮,就像英國人看見英國選手進場時報以特別熱烈的喝采歡呼聲,馬上便會有「理性獨立」的知識份子出來譏諷你「民族主義頭腦發熱」,再提醒你「運動無國界,只為自己國家興奮是狹隘的表現」。
但如果你為香港運動員進場而興奮,卻是「支持本地運動員」的正義行動,無人會指責你。留心,過份強調對香港運動員的熱情,可能又會被國內民眾攻擊你「大香港主義」,「香港不是中國一部份嗎?」
如果中國運動員取得佳績,你千萬不能單純的鼓掌歡呼,因為這代表你認同了舉國體制對運動員的摧殘,你應該微微一笑,聳聳肩說﹕「不就是一面金牌,要這麼興奮嗎?想起運動員自幼便被抓去刻苦訓練,唉,真沒意思。」當然,如果是香港運動員攞牌,則無論你有甚麼瘋狂反應都不為過。
中國運動員奪金,如果你太興奮,不小心說「為國爭光」,「中國人吐氣揚眉」,則「理性看奧運」的朋友又會教訓你:「別把奧運當成宣揚國威的意淫工具」,金牌多和國運無關云云。如果是香港運動員奪牌,則無論加上幾多榮譽都不為過。
李麗珊1996年奪金全城瘋狂,一句「香港運動員不是垃圾」傳誦至今;倫奧香港女車神李慧詩奪銅牌後進一步說「香港人不是垃圾」;若按照「理性看奧運」的觀點,這明顯是「意淫體育宣揚港威」,但港人很受落,媒體樂此不疲的歌頌李慧詩,提升至「香港精神、香港驕傲」的高深層次。
同樣,太歌頌香港選手,大陸網友又會找你麻煩:「香港驕傲不是中國驕傲嗎?」
看奧運要「政治正確」,香港的「政治正確」便是要「反思中國奧運」,大陸的定義便是「香港是中國一部份」。正正得負,香港人看奧運變成負擔,實在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