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似雲來眾多明星通前面,本來讀得眉飛色舞楊凡明星回憶錄下冊《花樂月眠》未敢動筆,「蘋果樹下」讀鄭佩佩撰稿憶故舊〈我和張冲哥〉,不禁手痕。
深愛看戲,不是大鑼大鼓,小時鄉間神功戲多,新馬仔爛衫戲睇到眼膩,吵鬧轟天。明星?一條心,我只迷蕭芳芳,無他;寶珠vs芳芳年代我只看過一套「飛女正傳」,童稚眼裏驚為天人,數十年後不離不棄,始終是我的芳芳。其他,秦萍與方盈就覺得她們很型!日後認識真人寶珠,這個超級明星真叫人窩心,她那代明星不明星大多溫厚;家燕、明明、寶寶戲正人好沒話說。透過電視子夜場,深深愛上芳艷芬,花旦王即是花旦王;乜戲都演得入心入肺。白燕梅綺紫羅蓮黃曼梨容小意小燕飛吳楚凡張活游張英胡楓林鳳伊秋水……
然後,香港電影節得賞葛蘭「曼波女郎」,藝人?葛蘭是真藝人,星光燦爛載歌載舞,她讓我開啟了那道錯過了的國泰列車;其後「創造社」重新發行,能夠尋到的,我全都買全;除了曼波女郎;四千金,長腿姐姐成了至愛。快樂天使,愛的教育,青春兒女,小兒女……每一套電影都洋溢正面歡快,就是不同代人也能品味50-60年代初的香港艱辛生活夾縫中的陽光;葛蘭尤敏林翠葉楓蘇鳳丁皓王萊雷震陳厚張揚更有一面正氣喬宏,人人都獨當一面,張張臉都是明星,楊凡寫〈太陽星星月亮太陽〉特別叫人感動,特別入目;尤其寫至林翠,因為楊凡也曾有幸與學生情人共過飯拍過照,是他還是她的生日?派對在楊半山居所,住在奧卑利街的日子經常碰到上山落山常碰頭於擺花街的楊導,這人大熱天時會得叫人中暑的天氣也不曾見他落過一滴汗。
堂姐或我家中的《南國電影》最吸引不是明星照片,一點不算追星族!反而雜誌臨尾處的版位,第一吸引徵友欄,未曾試過徵友,但他們的來源;金邊、詩巫、古晉、沙勞越、河內、耶加達、泗水、檳城、怡保、馬六甲、蘇門答臘……之後,一城一城一州一州我都曾去過,印證童年歲月透過明星光影認識遠處的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