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閉幕,究竟舉辦奧運能否為英國經濟帶來刺激再次成為話題。惟英倫銀行上周已率先調低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並暗示或再推量化寬鬆(QE)措施提振經濟;行長金默文稱,「整體經濟增長前景較5月份時更弱,短期仍有下行風險。」
料今年增長僅0.2%
英國首相卡梅倫早前表示,倫奧在未來四年能帶來130億英鎊的持續經濟增長。高盛亦發表報告稱,奧運可刺激英國今年第三季經濟增長0.3至0.4%。路透社亦指,倫奧旅遊和門券收益可助第三季經濟增長0.6%。
縱然預測樂觀仍難掩英國經濟疲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去年第四季及今年首季分別萎縮0.4%及0.3%,技術上已陷雙低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亦料英國今年經濟增長僅0.2%,是經濟發達國中最差。
另英國廣播公司(BBC)調查發現,近74%受訪民眾認為英國不會因奧運而經濟起飛。回顧05年倫敦申奧,時任財政大臣的白高敦不願為政府申奧作擔保,直至有消息指倫敦申奧機會不大,白高敦始對申奧擔保開綠燈。怎料倫敦申奧成功,是史上首個城市三辦奧運。
而政府活化工業重鎮東倫敦計劃仍未見成效,據樓價分析機構Hometrack調查,興建了奧運選手村與主場館的斯特拉福德(Stratford),與倫敦樓價折讓差距擴闊至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