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奧運 場館變康樂設施

綠色奧運 場館變康樂設施

倫敦奧運將曲終人散,成就運動健兒奧運夢的場館,在殘奧後將完成奧運使命。秉承綠色奧運精神,多個場館將轉作公眾康樂設施,其餘按計劃拆卸,相信不會重蹈四年前北京奧運後場館嚴重浪費的覆轍。
倫奧在規劃之初就強調「永續性」,所有場館設計要符合不浪費的原則,像主場館奧運過後將繼續成為運動員的訓練場地,並會舉辦文化和社區活動,在2015年將是國際田徑聯合會世界錦標賽的場館,不會像京奧主場館鳥巢那樣變身遊樂場,跑道淪為電動車賽道。
造就香港女單車手李慧詩奪銅的單車館,將會改作單車公園,增加越野單車課程及道路環型車道,讓普羅大眾也變身單車手。游泳中心兩翼的臨時座位會被拆除,改作社區俱樂部,除了供頂尖健兒訓練,也會供學校使用,務求與眾同樂,不會丟空。至於籃球館和格林威治公園的臨時體育設施將會拆卸。
2008年北京奧運耗資2,900億元人民幣興建場館,成為史上最昂貴的奧運。但四年過去,水立方變成豪華嬉水池,北京巿內31個場館不少更荒廢丟空,例如豐台壘球場變成民工露宿地、曲棍球場淪為附近居民晾衫場地,只有奧運村變身高級住宅,呎價由開售的3,000人民幣升價了一倍。
英國《每日電訊報》/《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