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幾多個10年,每10年只有3屆奧運。奧運就像一場夢,17日的比賽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有令人會心微笑的時刻,也有令人欲哭無淚的一剎。香港乒乓球代表唐鵬說,奧運是創造夢想、創造奇蹟的地方,但夢……還是要醒,是時候「回到現實了」。
看奧運,大家難免追星追金牌,例如:保特和孫楊的霸氣、法蘭克琳和葉詩文的超班、中國統治了奧運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都值得回味。不過金牌以外,奧運有很多經典時刻值得回味,這些moment觀眾可以「袋走」,成為匆匆幾十年人生的精神食糧。例如:李慧詩在場地單車爭先賽生死戰開始前,對着鏡頭伸脷;她讓我們明白保持平常心的真諦。英國跳水神童戴利(18歲)在10米台最後一跳,只做難度較低的動作,確保銅牌萬無一失;他讓我們明白,分階段設定achievable目標的重要性。費斯於首兩項泳賽失金仍能一笑置之;他教導我們向前看、調整心態的可貴,後來他在倫敦共贏了4金。多明尼加共和國的山齊士贏得400米欄金牌後,拿出祖母的照片放在地上親吻,哭成淚人,到頒獎時仍在哭,原來他的祖母於京奧前去世,4年後他終能圓祖母心願;他提醒繁忙都市人,工作第二,家人才是第一。
陳恩能
TVB及香港電台奧運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