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地不少銀行均有策略性地投資內地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權益,明年起《巴塞爾資本協定三》實施下,這些資本投資須從銀行的核心資本中扣減,然而金管局採納寬免門檻(10%上限)建議,銀行及證券界預期,港銀不像歐美銀行投資密集,料超過上限額度的個案不多。 記者:劉美儀
市場預計,單就資本投資安排計,明年起港銀核心資本充足率反而較《巴二》計法更有利而會微升;但具體仍要視乎各行實際的資本投資類別與總額,以及本身核心資本變化,才能評論對資本狀況孰利孰弊,大行與中型銀行所受影響亦可能有別。
根據《巴三》寬減門檻,銀行對其他金融機構的資本投資,只要不超過銀行本身普通股本一級資本的10%,便可全數豁免扣減一級資本。假設銀行普通股核心股本總值為100億元,銀行可獲豁免扣減資本的資本投資金額即為10億元(10%),超過10%以上等值的資本投資,則分五年從核心資本中遞減扣除,至2019年足額扣除。《巴二》規定則無寬免門檻。
大新提升1個百分點
大新銀行(2356)執行董事王伯凌對本報說,本地銀行投入金融機構的資本投資,普遍較少超過本身普通股股本權益一成上限,業界投資多屬策略性入股內銀或金融機構,其他在港如信用卡、信託或保險等投資,規模比較「濕碎」,不像歐美銀行對保險證券資產管理等,大量投入資本投資。
他估計,明年《巴三》要求實施後,在寬免扣減額度安排下,本地銀行的核心資本率在此環節上是利多於弊。大新現持有重慶銀行兩成權益,因有關資本投資對其資本佔比在10%額度內,故明年起該行毋須為有關資本投資扣減核心資本,其核心資本率就此單一因素可提升約1個百分點。
被問及日後重銀上市或配售新股,大新會否被迫攤薄權益或要改變權益入賬?王伯凌同意,重銀有增資擴股意向,但短期內,看不到大新持股被顯著攤薄的可能。截至6月底,大新銀行核心資本為99.1億元,10%寬免扣減即資本投資上限為10億元;大新是於07年以9億元入股重銀17%。
東亞銀行(023)其中一項聯營公司投資,是持有馬來西亞金融機構AffinHoldings約23.5%權益,非金融性機構卓佳集團則為東亞附屬公司;截至6月底,東亞核心資本總額為375.49億元。
東亞:更有利更健康
東亞財務總監鄭則民接受查詢時說,受惠於明年《巴三》實施寬免門檻,其扣減額度未超上限,故該行毋須從核心資本中扣減資本投資,「無論Affin或卓佳(扣減額度15%),有關安排對東亞核心資本狀況只會更有利更健康」。他重申,管理層已多次表明,會透過管理資產負債組合,確保集團資本維持有效水平。
中信證券國際報告指出,金管局就銀行有關聯營或合營公司的資本投資建議的寬免扣減額度,修訂較為寬鬆,故相信對一般中型銀行不會構成即時增資擴股壓力。
對於中銀香港(2388)持有聯營或附屬公司如中銀人壽,資本投資該如何處理,有分析員估計,仍須按寬減門檻計算,以評定是否須進行資本扣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