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梁班子剛上任,局長不是被揭租樓圖利,就是劏房斂財,醜聞滿天飛,社會質疑,梁振英人緣差,沒幾多人肯為他效力,倉促之間,班子人腳還沒湊全,遑論前殖民地時代要經歷的品格審查。沒經嚴格的品格審查,可以招致大禍。對此,英國人知道,共產黨當然也知道,似乎梁振英先生不知道。
一九三七年八月,日本大舉侵華,上海是大商埠,日軍謀狂炸上海,脅迫中華民國投降。
蔣先生早知日方有此戰略,召集親信在南京開秘密會議,決定先封鎖長江下游,因為日本在上海僑民眾多,不讓日僑撤退,即可以彼為人質,日本人炸上海,也就有所忌。
哪知會後幾天,忽然日本商船都駛近上海,匆忙把居滬日僑全部接走撤離。蔣介石接報大駭:很明顯,南京會議,走漏了風聲,與會的人,必有日方間諜。翻看會議名單,有桂系將軍白崇禧、行政院長汪精衞,還有行政院機要秘書,叫黃秋岳。
幾天後,淞滬之戰爆發,我軍死傷慘烈,如果日僑滯留上海,日本不會轟炸得如此之狠。誰是奸細?一直查不出來。
軍統查來查去,一番曲折,發現行政院秘書黃秋岳與日本駐南京大使私通情報。黃秋岳是福建人,在北京讀大學,因才學出眾,受到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賞識,林森也是福建人,提攜鄉親,引薦給汪精衞,做了高級秘書。
蔣介石問:黃秋岳有無經過品格審查?下面的人說,沒有,因是林主席引薦的人才,林森忠厚老實(在政治上,老實人也就是蠢人,同一回事),沒有如何質疑就用了。原來民國成立,中國結束帝制,建立共和,政府部門機構,參照西方,權力制衡,英美有行政立法司法三院,中國那時還加了考試院、監察院,共五院,人才急求極眾,加上各省巿政府全需要公務員,兵荒馬亂之間,只憑熟人舉薦,鄉親、校友、宗姓,「邊個得閒邊個做」,哪裏有時間「品格審查」?
所以國民政府之敗,敗在人事,尤其疏於敵諜滲透。許多將領如胡宗南、傅作義、湯恩伯,部屬、秘書、子女,全無審查,都是共產黨員。相反,共產黨嚴查出身、成份,親戚有一個「海外關係」,都開檔案,嚴加防範,形勢有變,隨時抓起來,所以組織牢固。後來黃秋岳軍法處審,以叛國罪鎗決。
梁班子明顯一盤散沙,沒有組織力,疲弱如此,拉雜成軍,任命兒戲,今天叫你做副司長,明天那邊那個漏了水,要下台,叫你改當局長,頂着,然後又爆醜聞。中方看見,當然知道你政治全未夠班,只有由「國家」替你找人。這樣的「港人治港」,如同一幫小童在玩泥沙,玩着玩着,搭成的沙棚,漏洞百出,只有由「國家」的大人出面,蹲下來,伸手,多快好省,替你們做泥漿的加固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