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低碘奶粉越揭越多。食物安全中心再驗出多四款奶粉,包括明治、和光堂及森永奶粉碘含量嚴重偏低,或會影響嬰兒智力;但中心沒強制或指令商戶回收及停售。有立法會議員表示,相信因現時沒有法例規管奶粉,令政府不敢採取行動。記者:陳沛冰
食物安全中心昨再公佈多四款問題奶粉,包括明治HP無乳糖配方奶粉、和光堂細仔奶粉、森永細仔奶粉和森永罐裝縮氨酸低敏奶粉。四款奶粉的碘含量介乎每100千卡含有1.8微克至3.7微克,不符合食品法典委員會規定。按有關奶粉建議食用量,嬰兒的碘攝入量少於世界衞生組織建議三分之一,可能令嬰兒智力發展遲緩。
受影響嬰兒人數上升
食物環境衞生署助理署長李小苑表示,市面流通約10款日本奶粉,至今驗出6款碘含量偏低,已完成檢測所有本港有售的六個月以下嬰兒奶粉。日本奶粉在港市場佔有率不足3%,之前估計受事件影響嬰兒約1,000名,現時或會輕微上升。該署已與奶粉供應商溝通,呼籲提高奶粉進口量。對於政府分階段公佈檢測結果,令家長感混亂,李指做法沒問題。
食安中心沒下令回收
食安中心日前公佈森永及和光堂初生嬰兒奶粉碘含量嚴重偏低,並將結果通知入口商,指入口商已停售及自願回收。但中心昨表示,因新驗出的四款問題奶粉在港沒總代理,市民可向零售商查詢是否回收,中心只呼籲商戶停售,並沒指令商戶回收。
立法會議員李華明表示,現時沒法例規管奶粉營養素及要有營養標籤,政府沒法例理據指令商戶下架,政府應盡快立法保障市民。他昨與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會面時,高指下屆立法會首年內會提交有關諮詢文件。高昨巡視母嬰健康院後表示,會考慮先以指引方式規管奶粉,新一屆立法會開始後會交代。
育有兩個月大女兒的陳太表示,政府現時才驗日本奶粉太遲,當局應加快檢驗所有牌子奶粉,一次過公佈數據,令家長能參考為嬰兒轉奶粉,也可避免合格奶粉被炒貴。何太兩個月大的兒子一直飲用和光堂細仔奶粉,現轉飲本地品牌。她說:「好難買!藥房只會留貨畀大陸人,香港人去買一罐都好難,我哋噚日嗰罐都係熟客先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