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好讀:見書不是書 誠品讀癮

誠品好讀:見書不是書 誠品讀癮

這些年香港人把台灣誠品當成了四面佛。去看它的,不叫客人,叫善信。書,明明到處都有,擱在裏面的,特別飄香;人,在在長得一樣,在裏面轉一圈,好像就沾了,靈氣之光。
有件事,你在誠品一定試過的:同一本書,別家售價比較便宜,你還是不知怎地在誠品付了錢。聽起來不精明,但你心裏很好過──感覺,不就像是在捐錢做慈善嗎?
香港誠品今天開幕了,願你轉台說廣東話,依然動聽,佛過了海還靈。

記者:劉嘉蕙、何兆彬
攝影:林栢鈞、劉嘉蕙、伍慶泉

眾聲誠品

近一年香港開了很多店:Forever21是女人(和自由行)的事、A&F是中環色慾OL(和自由行)的事、誠品呢,是所有人的事。人人都愛誠品,人人都有心願想在誠品完成。

歐陽應霽──文化人 
瞓覺不是壞事

歐陽應霽未來一個月已被誠品Hold了兩個日子。「跟誠品有過很多有趣的合作,最記得在信義店的廚房邊煮邊講。誠品來港,我期望有更多天馬行空的合作出現。」阿齋跟誠品緣份很深,89年第一間誠品開張,他剛好在台灣看其出世。當地所有誠品他幾乎跑遍,幾年前信義旗艦店開幕,他還教人如何用半小時逛完這龐然巨店。「廿幾年前誠品給我的感覺是驚為天人,華人地區世界級水準書店,它是第一間,我很佩服。今日誠品多了很多元素,可能沒有當初的純粹,但依然能營造出一個很好的氛圍,方向清晰,堅持得很徹底。」
店未開,已有人說在香港開書店是死路一條,阿齋的心態是樂觀的,「我覺得大家要開放點看這件事,不要覺得誠品是來爭飯碗的。多一個參與者,是一起整大個餅,挑戰現有業者,打破舊有模式。大家常說想香港變得不同,那就應該多支持不同的事物出現。」誠品開通宵,會不會不小心把書店變酒店?「我是這樣想的,假如一間書店能夠令人舒服到瞓着,那怎算是壞事?何況誠品是很有經驗的公司,假如情況演變成一種困擾,他們自會見招拆招,這方面是不必為他們擔心的。」

PrudenceMak──ChocolateRain手作人 
少啲電車男!

台灣誠品經常四出發掘手作人,早幾年就和Prudence有合作,高峯期她跑勻全台誠品做宣傳,又替他們畫壁畫,「誠品跟平時合作的單位很不同,他們注重部署,喜歡一步一步來,會給你充足時間準備,沒有香港的即興,也不太商業。」誠品來香港開店也接觸過她,「他們要好清新好Minimal風格,嫌我的東西花得滯,無要到。」她自己本身也常幫襯台灣誠品,每次必定第一時間衝去DIY及烹飪書磨一輪,「始終愛看繁體字書。」逛完書,也逛影音、精品區,「我會買文具和當地設計師精品,誠品揀貨很精。」誠品開來香港,她最開心了,準備收舖後就去打躉,「香港夜晚很少地方Hea,我9、10點收舖,唔通去蘭桂坊?現在多了間誠品,對設計師來說是天大的GoodNews,我也希望帶動到多些仔行書店,那香港就會少啲電車男!」

利志達──漫畫家 
擔心大陸化

利志達搬到銅鑼灣已三年,喜歡這裏方便。對於誠品來這裏開店,「我自己讀書很慢,不太敢買書,但每到台灣都總要去看看。一大班朋友,行到沒地方去了,就去誠品吧!」達哥迷室內設計和設計師產品,去誠品一樣滿足到他,「我去誠品沒有買很多書,但那裏還有不少具設計味的產品,總之一定有嘢睇。」
銅鑼灣白天很旺,但半夜通宵的店舖其實不多,「所以誠品若24小時運作,我也會去逛逛的。」達哥對誠品的關注有三點:「一,書價,兌換率如何呢?二,他們入的書會否香港化?三,會否有大量自由行,變成香港景點,因而大陸化?」其實香港人性格一窩蜂,新開幕初期,也一定擠滿了港人,「所以也無謂預設得太災難性,不用太擔心。」

何比──藝鵠店長 
小書店像屋企

銅鑼灣富德樓是港島區文藝重鎮,樓內半數單位以低價租予藝術團體。位於一樓的藝鵠書店,它八成賣英文書,二成賣中文書及二手書。馬家輝預言誠品一開,銅鑼灣的二樓書店將大受打擊,何比意見也與馬家輝相符:「我這輩的朋友都會說,一定去誠品啦!因為二樓書店只是逛書、買書、離去,而書的種類,誠品也一定覆蓋到……我會擔心樂文及開益書店,但不會擔心書得起及藝鵠,因為大家性質不一樣。我反而會想,到時會否提高了銅鑼灣區書店的協同效應!」
何比也喜歡誠品,剛從台灣旅遊回來的她說,當年一畢業去台灣旅遊,就一定去誠品,「簡直是天堂,華文的閱讀空間從來沒有如此的書店,全亞洲也難找到。他們揀書好中,又開24小時,還開設咖啡店,出版《誠品好讀》雜誌。」近兩年經營書店,她眼界有變,「始終這兩年要運作書店,看法不一樣了,大型書店較為欠缺性格,小書店卻能表露出店主的喜好,入書店像入了別人屋企一樣!誠品近年的經營像百貨店,分工太細,少了點血肉。但我當然還是很喜歡去逛,特別是他們的音樂館,拿CD去Scan一下就能試聽了,不用吓吓找店員幫忙。香港誠品開店,我一定會破財了。」

卓文慧──旅遊達人 
終於唔使托

替雜誌寫旅遊,卓文慧常要跑台灣,需要地方落腳充電打稿找資料,誠品是她的最佳驛站,「特別是晚飯後的時間,無理由去夜市,又未想返酒店,最好去誠品。」單單一個旅遊區就夠她耗幾小時了,「台灣旅遊書種類比香港多,香港常見的都是攻略式的,對我來說好無癮;台灣比較多遊記,介紹的地方較偏門。台灣誠品也有過期旅遊雜誌賣,很多材料可以參考。」她說,台灣人愛書又肯買書是有原因的,「當地常有機會坐長途車,幾小時車程,很自然會想找本書來看。」不少香港人從不買書,一到誠品變大豪客,「一方面是人在旅途特別闊綽,另外是誠品有個氣氛,歡迎人打書釘,一本書睇睇吓就會想買。在香港的書店,有時企多陣都俾人『唧』,沒有空間去認識一本書。」誠品來了,台灣的還要去嗎?「可能會去少了,等於以前在外國必逛Zara,現在未必會。但也看香港誠品如何選書,如果像台灣這麼多元化就好,說到底,書重,又佔行李空間,我都想香港誠品多些種類,不用托得咁辛苦。」

Leanne──模特兒/母親 
我要買童書

面書微博近日有兩大熱傳:猛男,和誠品。陽光妹Leanne是少有Post後者在微博的妙齡女子。她半歲大兒子杜杜這陣子在出牙仔,等杜杜再大一點,她說要帶他去誠品:「我見誠品有個兒童館,我想去買兒童書。聽聞一星期有三日開通宵,可以打書釘!」雜誌上的介紹,她記得很清楚。月尾她也出書,紀念懷孕時光,「唔知誠品會唔會有得賣呢?」算親子區?「呵呵呵,我也很期待。」未結婚時她一年去兩三次台灣,必逛敦南誠品,夜孖孖去,專找心靈勵志小品,站累了就在Cafe坐,離開時帶走幾袋,「塞滿成個篋,成30公斤!」誠品是傳說中結識氣質男女的勝地,清麗如Leanne笑言也有試過被搭訕,「試過有斯文男問我手上的書哪裏找;也有次在門口等朋友,忽然有人問我拿電話,說想做個朋友。」下文呢?「嚇死我!連朋友都唔等就逃走了。」

Flora──中學教師 
不是同一回事

80後的Flora有一些很「文青」的嗜好,她寫字、儲書、儲CD,也儲誠品。台灣誠品不時有主題活動,介紹一批相關的書,出幾款限量版紀念品,這些紀念品她例不放過,「紀念品通常要買滿一個金額才送,一個人消費不了這麼多,我就儲埋幾個朋友一起買。」誠品讓Flora驚艷過很多次,04年她去台灣大學做交換生,這段「LongD」關係終於守得雲開,「一個星期起碼去兩、三次,大學生零用錢少,誠品是難得一個不用消費又能消磨時間的地方。」愛買回家看的她也不自覺成了打書釘一族:「是氣氛使然,台灣誠品的燈光和格局是鼓勵人打書釘的。如果你有留意,當地人一進入誠品,連說話都會放輕聲。」誠品開來香港了,她有猶豫,「誠品的好,是因為他有很多細節是很台灣的,像一些貼心小註腳、客服員的態度,甚至對洗手間清潔的重視,這些不是輕易複製得出來的。」未見真身,她幾乎肯定台灣誠品跟香港誠品「不會是同一回事」,但無論如何都期待,「我希望這會是一間我愛逗留的書局;香港暫時,還未有。」

馬家輝──作家
深夜書堂的內疚感

「有一年,我一家三口到台灣,跟誠品的朋友在台大對面的紫藤蘆茗茶,談到不如辦一個『KaFai&Friends』,今年來到香港,他們提到想辦通宵,因為他們喜歡『KaFai&Friends』的念頭,我就說不如辦個『深夜書堂』吧。因為我會負責城大通識教育的宣傳,所以也會帶學生去聽,我們叫這做『精進教育』。」
訪問時馬家輝未參觀過香港誠品,只知位子得50個,彭浩翔已有粉絲組團來,他又帶學生來,「如果這樣也沒有三、五百人,我會很失望。」「深夜書堂」食正漫畫《深夜食堂》氣勢,原來也會有食物,「《深夜食堂》有一經典對白:『深夜進食,會有一種內疚感。』我們『深夜書堂』也要有內疚感,也許有時談一些禁忌話題,也想同時吃吃東西,我跟誠品說,如果一邊聽,一邊有吃的就好了。嗯,最好是有台灣小食啦!」細節還未確定,但方向大概如此,聽的讀的吃的,一應俱全。
提起彭浩翔,彭導在書展因為用廣東話或普通話發言一事,在網上惹起了一輪爭論,馬家輝直言這種爭拗十分無謂,「近年在書展,無疑是多了很多內地的朋友來聽。『深夜書堂』如果來的人是內地人多,我會講國語,這方面我會先跟彭浩翔夾一夾,上次我找彭浩翔來城大演講,大部份聽的也是內地學生。又如果當時下面全部是ABC,那麼我就用英語吧,雖然我的英語跟國語都有廣東口音,哈哈!誰說一定要用一種語言呢,或者我會轉用兩文三語也說不定。」

講個故事畀你聽

馬家輝是台灣幫,對於誠品,自有感情,這次誠品來港,他首先關注到香港的地產霸權及書店關係。他說,「租金有優惠是關鍵之一而已,年期長是關鍵之二,他們租約有七年!」關於誠品的優惠條件,也令業主希慎受到其他租戶的批評。馬家輝說,讓他來講一個故事,大家就明白了:「美國華納片場有一電影老闆,拍電影賺了幾十億身家,人家叫他拿1,000萬來支持一下藝術電影,老闆答:『錢不是問題,但我不能這樣。為甚麼?因為電影是我本業,如果我突然用非商業的方法去拍,那麼我其他電影要開拍都會受到質疑了。』」他呷一口茶,「我再說故事的另一邊,就是你有沒有Vision的問題了。香港人都知道三越那位置是死位,如果你用同一模式去做,死硬!但這次誠品開店,傳媒蜂湧報道,微博上也是一陣熱鬧,很多內地人說:以後來香港又多了一個理由。所以我跟希慎的人說:不要這麼天真吧,除了文化理想,這也是一盤策略,如果租金不是這麼便宜,誠品不會來,誠品不來,場面也不會這麼熱鬧。所以說租務上就算蝕了,也救了其他租戶,因為四個字:『帶旺個場』。」
馬家輝解釋,這種做法在各地都有,甚至連內地老闆都懂得運用書店,大量吸引人流,「內地書店很先進的,香港的已落後了。但本地的書店也很落力,例如商務,1897年在上海成立,1914年已在香港開店,1917年出教科書,接近100年了,雖然是中資機構,但仍然買到劉曉波的書,我們由阿爺那一代到今天,都受惠於他們。」
歸納誠品的成功因素,「從前台北重慶南路好多書店,現在還有不少,但大家都忘了,現代人變了。大家每天都很繁忙,你期望在書店內做到好多事情,誠品就是這樣,它又有好多創意產品。它的成功就是利用這種創意可能性,放到書的產業上,又透過這樣的經營模式,養大了它的消費群,這是一個循環。我希望誠品能把這些帶到來香港。」

■店內許多角落設有椅子,將打書釘文化發揚光大,但應該唔夠坐。

■張張不同的椅子,是誠品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份。

二樓變二手?

談到誠品來港的衝擊,馬家輝說最希望是影響到人跟書店的關係,「香港的書店跟人的關係,向來只是買賣行為,很偶然才搞講座,但誠品的經營模式不是這樣,他把人跟書拉上認同感。在台灣誠品,你往往會看到一些香港人,這些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年也不進書店一次的,但一到台灣就去誠品,一進誠品就安靜下來。這就像你去到半島,一個Decent的地方,你就會自重了。誠品也問過我們有甚麼期望,大家都叫他們別遷就香港人。需要也可以是培養出來的,例如對作家的想像。誠品有很多宣傳品,路過的人拿去細看,然後又回來看展覽、買書,結果Cultivate了一代代的消費者。」對於其他書店,馬家輝說不用擔心大書店,因為網絡都走入各區了,「真正面對競爭是二樓書店,我的建議是轉型為二手書店,在台北及東京都有此現象,大型書店冒起後一兩年後,就出現了不少二手書店,因為很多書賣不清,結果進入了二手市場。」

■阿原肥皂終於隨誠品落戶香港。

■品牌專區出售從各地搜羅回來的小玩意。

■開幕期內買滿$1,000便可成為會員。

陽光空氣和水

誠品是書店,又不只是書店。在這個簇新的40,000呎空間,誠品要帶來的,是書本、是一個沉澱了23年的文化氛圍、是對打書釘的寬容,也是對香港未來的一個願景和承諾。像他們負責人說的,他們想做的不是空降、不是霸權,而是一間「在地的誠品」。這是一杯鴛鴦,不是台式奶茶,也不是港版珍奶,它會有自己的味道。
香港真的是文化沙漠嗎?你別追問,誠品不需要答案,反正它決定留下來了,誠品自己就是答案。那些未開墾的荒地、那些等待養份的小蓓蕾,誠品要為他們送上陽光空氣和水。
所以即管信吧,(自由行也)即管夢吧。
人人都愛誠品,人人都有心願想在誠品裏完成。

■雜誌區出售世界各地主要雜誌,也有不少小眾出版。

■開幕重頭節目,表揚香港十位作家的影響力。

■誠品的精品如手帳等小文具,也是收藏的目標。

■開幕前夕,誠品員工做最後準備工作;乍看,員工們都帶有幾分台灣文藝氣息。

■位處8-10樓,誠品的標誌,終於出現在香港。

開幕初期小意見

1.書價三算──香港誠品的台版書平均是三算,以滙率計,比在台灣買貴少許。不過採訪當日所見,店內會精選部份書目提供八五折優惠,價錢追貼同區幾間樓上書店。至於大路暢銷書或流行小說,老實講喺誠品買未必最抵!

2.影音館偏細──台灣誠品的影音館向有不少粉絲,不過音樂迷去到香港誠品可能會失望,皆因影音館只佔9樓一個小角落,望落200呎都無,而且主打古典音樂,唔知係咪見過兩條街有HMV,費事搶客!

3.入會趁早──開幕期內(至16/9),買滿$1,000可入會成為「誠品人」,以後享有全線九折優惠;另外,買滿$500,又有幾款禮物送。

解構誠品
8/F

新書區:包括最新到店的書目及當期暢銷書。

兒童館:以0-12歲兒童讀本為主,並按年齡層陳列。

生活區:由下層購物中心轉入書店之轉換層,推廣生活藝術及手工藝等休閒書。

阿原:大受港人歡迎台灣青草藥手作皂,定價比台灣略貴約一至一成半。

10/10HOPE:以複合美妝保養的概念,引進各地保養、沐浴、有機香氛、茶飲、芳療等產品。

阿爾卑斯花園:法國普羅旺斯居家風情的專賣店。

Habituthetable:場內唯一香港本土咖啡店。

兒童館

阿原手作皂

9/F

文學區:進書廣度特闊,從暢銷流行文學書目到經典文學,色色俱備。

影音區:主打古典音樂。

人文藝術區:40米人文藝術書區長廊,書目排列由淺入深。

Forum:展覽及活動。

ProjectOne:藝術實驗空間。

EsliteTeaRoom:南法鄉村菜的美味餐廳。

人文社科、藝術書區

文學區

10/F

雜誌/旅遊區:引入各地雜誌及旅遊書籍,特別加強外語書比例。

商業/語言/電腦區:特別引入精裝版,以及在國際間富代表性的書目。

誠品風格文具館:提供個性化設計及創意文具精品。

品牌專櫃:JIAInc.:網羅世界知名家品品牌,包括Chilewich、LOLO、MetaDesign、QisDesign。

m0851:皮革工藝店。

dienessilver:台灣銀飾店。

ACCESSWINE:葡萄酒用品專賣店。

王德傳:發源自台南的百年茶店。

天仁喫茶趣TOGO:台灣人氣茶牌天仁茗茶的現做茶飲店。

天仁喫茶趣TOGO

文具館

注目位
《文學,為這座城市引路——香港作家十人展》

精選十位香港當代作家,包括劉以鬯、金庸、倪匡、崑南、蔡炎培、西西、董橋、也斯、李碧華及董啟章,表揚他們對香港社會文化的影響。

日期:即日至30/9

延伸講座 閱讀作家身影系列

時間:7:30pm-9pm
17/8詩人:崑南、蔡炎培、也斯/廖偉棠
31/8小說家:劉以鬯、西西、董啟章/黃念欣
14/9散文家:董橋、也斯、李碧華/葉輝

《PROJECTONE:徐冰地書》

PROJECTONE是一個藝術實驗空間,首檔參展藝術家是深得國際藝壇重視的徐冰。廿多年前徐冰作品《天書》創造了四千多個無人能懂的假漢字,《地書》是徐冰的最新創作,全書所有內容由符號、標誌寫成。

日期:即日至14/10

活動預告

周三
香港城市建築風格四講

時間:7:30pm-9pm
15/8石屎作為一種物料/胡恩威
29/8僭建作為香港風格/胡恩威
12/9竹棚作為一種美學/鄭炳鴻
26/9海港作為一個舞台/鄭炳鴻

周四
生活在誠品系列講座

時間:7:30pm-9pm
16/8簡單的力量/江榮原(阿原創辦人)
30/8福爾摩沙之美──與台灣烏龍茶邂逅/王俊欽先生
13/9素還真的台灣精神/江榮原
27/9JIAInc.──如何融合華人文化與當代設計/黃智峰

周末(周四/周五/周六)
KaFai&Friends@深夜書堂

時間:11pm-12:30am
11/8我為何喜歡碎碎念?文字與影像的縱橫冒險/彭浩翔
24/8麥兜最愛讀甚麼書?我的創意閱讀世界/麥家碧
07/9偽讀書人:反知識霸權,重拾讀書真樂趣/陳景祥
15/9知識分子的責任/張永霖

MidnightLive周末夜現場

時間:11pm-12mn
17/8徐佳瑩的理想人生
30/8BecauseTheNightBelongsToUs/盧凱彤
14/9返回星空/林一峰×ChocolateRain

周六
狂熱閱讀

時間:2:30pm-4pm
18/8樸拙成風/歐陽應霽
讀書防老:從心所欲自由篇/詹宏志(3:30pm-5pm)
25/8想舊.立新/劉小康
08/9指揮的最愛曲目排行榜/葉詠詩
15/9琳瑯滿目的孤寂──遨遊雜誌世界/鄧小宇
22/9知識分子的閱讀/楊照
29/9文學經典.經典文學/梁文道

新鮮讀

時間:7:30pm-9pm
11/8味道台北台北好吃,吃好台北!/歐陽應霽
25/8從V城到雙城/韓麗珠、謝曉虹、董啟章
01/9癡情的人都是有福的──《賈寶玉》為甚麼可以看了一次再一次?
15/9第N城的憂鬱座標/胡晴舫
22/9雪意與鬼語──廖偉棠新詩朗誦會

周日
StoryTime

時間:3pm-3:30pm
19/8《小雞逛遊樂園》/老師Maggie
02/9《100層樓的家》/故事老師洪蔓玲
16/9《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故事老師蔡姨姨
30/9《和平樹》/故事老師Kenny

*所有講座活動皆為自由入場,毋須預約

Info

地址:希慎廣場8-10樓
面積:三層共41,000平方呎
書區:約佔30,000平方呎
書目:約10萬冊

營業時間

11-25/8 10am-12mn
26/8起 10am-11pm
11/8-16/9 逢周四至六24小時營業
電話:34196788
網址: http://www.facebook.com/eslit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