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部份海灘依然滿佈膠粒,環保團體和市民今日繼續自發到南丫島、長洲和坪洲等地執膠。各界亦為解決膠災獻計,包括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利用新研發的系統,透過監測海水流動的速度和方向變化,預測膠粒漂移和擴散情況,協助政府和各團體執膠;另有環保團體教路自製「濾器」,方便市民清理膠粒。
可自製濾器執膠
負責研發新系統的潘家禕教授表示,他曾利用新系統預測過去四日的潮汐漲退時間,結果與天文台的數據一致,反映系統準確。由於膠粒漂移方向會受海水流向和潮浪方向控制,系統透過監察海面變化,可預測出膠粒所在及將會出現的位置。研究所已將數據交予天文台及海事處,以協助進一步協調及補救措施。
此外,今日將繼續有不同團體前往海灘執膠,其中大埔環保會建議前往執膠的市民除可使用筲箕,也可自製「濾器」,將海水倒入大膠桶,再倒入混有沙石的膠粒,待沙石沉澱後,用網撈起浮於水面的膠粒,便可輕易將膠粒和沙石分隔。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