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試業文化人入場失望而回台灣政治書欠奉 港誠品無誠品味

昨試業文化人入場失望而回
台灣政治書欠奉 港誠品無誠品味

【本報訊】誠品銅鑼灣店今日開幕及通宵營業,昨試業已如書墟,深夜關門前6小時已經截龍。港店裝潢、書量都與台灣店同出一轍,但遭詬病太淺窄及缺乏閱讀氣氛,而台獨等政治書也不夠,「作為一間新書店係好嘅,但作為台灣誠品嘅店令人失望。」誠品又懷疑出售未批准在港售賣台版書。記者:翁煜雄、張嘉雯

誠品昨試業,人聲鼎沸,雖經營至深夜12時,但傍晚起派籌,1小時後便派罄截龍。店面設計出自誠品御用設計師陳瑞憲之手,木書架襯淺色地板,燈光柔和,台版書籍印製精美,也有特色文具精品,跟台灣誠品一樣。

誠品昨試業,人山人海,但書迷認為港店失去台灣店的書卷味。程俊華攝

「似商場多過書店」

「但呢度冇台灣誠品嘅味道。」幾位跟記者逛誠品的文化人或年輕人異口同聲道。原希望誠品帶來新氣象的文化人彭志銘表示失望,「唔係要誠品反共,但佢自稱開放、書目多,但好多喺台灣暢銷嘅政治書都搵唔到。」他未能在店內找到陳水扁《台灣之子》、葉橋《諸侯瞄準十八大》,雖有台獨論述如《台灣獨立運動史》,但較尖銳的如《我們的台灣》、台獨教父彭明敏的《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均欠奉,「只有《自由的滋味》,呢本只係彭明敏自傳,冇尖銳。」
粉絲Eric說,「國際政治書好齊,呢本《近代國際關係史》全港圖書館都得三本咋。」誠品政治視野「近視」卻叫他失望,「台灣史只有一個書架,台灣誠品成幾個櫃。希望唔係好似誠品老闆講,喺內地開店都會接受審查啦。」
「呢度似商場多過書店。」學民思潮成員黎汶洛說︰「台灣誠品書區同專櫃唔同層,但度一邊睇書,一邊喺隔籬賣袋、家具。」他一看書本定價叫出來,「280蚊台幣賣93蚊港幣,如果用家滙率應該70幾蚊,貴成20蚊。」他寧光顧小書店,「佢哋有八折,又可以幫吓小舖對抗大企業。」汶洛又像在台灣誠品般坐在地上看書,不消數分鐘便因通道窄狹成「路障」,樂文書店經理林璧芬也來觀摩,認為8樓書區較寬敞,尚有台灣誠品書卷味,但9、10樓很「港式」,「所有地方用到盡,放好多書架、專櫃。」引入台版書20多年的她稱,書種未必合港人口味,「度台灣詩集好齊,但呢類書賣到20幾本已經算好賣。」

台版書疑侵犯版權

誠品早前承認未與部份本地出版社達成協議,而店內港版書確極少,連知名作家亦舒等作品也欠奉,業界稱雙方陸續達協議。誠品引入的部份台版書也疑出現版權問題,徐冰的《地書》,商務董事總經理陸國燊稱已擁該書港澳銷售版權,台版不應在港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