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災未定責任誰屬 索償無門

膠災未定責任誰屬 索償無門

《膠災人禍》
【本報訊】膠粒災難破壞生態,令漁業損失慘重,魚排戶和海魚批發商均要求賠償,但律政司與海事處昨早開會商討後,仍未能確定今次事故的法律責任誰屬。環保團體認為,政府於今次事故中由公佈、善後到賠償都手忙腳亂,因為本港缺乏處理環境污染事故的機制,宜參考加拿大和澳洲等地做法,制訂應變方案。

政府手忙腳亂

特首梁振英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近日雖先後聲稱會為膠粒災難追究到底,但律政司及海事處昨日開會商討後,依然未能確定法律責任誰屬。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江卓珊指,港府處理今次事件手忙腳亂,皆因本港缺乏處理環境污染事故的應變方案。
江卓珊舉例指,加拿大和澳洲都有既定原則,無論蓄意或意外污染環境,污染者也須自動清理及解決賠償問題,政府只擔當監督角色,有需要時提供協助。反觀港府於今次事故發生後,面對輿論壓力才匆匆組織跨部門小組善後,「明顯係冇任何應變方案,搞到茫無頭緒,家先睇番法律責任係屬於邊個」。
受膠災影響的漁業界人士同樣不滿政府的善後工作。香港漁民團體聯會主席張少強昨日批評,政府處理今次事故缺乏危機感,令他們的生意大受打擊,受影響養魚區的出魚量平均減少一半。他們冀政府發放恩恤金,並想辦法恢復市民吃海魚的信心。
香港漁業聯盟總務姜紹輝也不滿稱,政府無向公眾清晰交代佔本港市場逾七成的進口海魚不受膠粒事故影響,令市民聞魚色變,連進口海魚都銷情慘淡。他希望政府賠償給海魚批發商。
根據政府資料,漁護署昨再於蒲台和長沙灣魚類養殖區抽取10個活魚樣本,發現一條星鱸和一條魚仲胃部分別有0.3克和0.1克塑膠粒。署方另收到通報,馬灣魚類養殖區發現小量膠粒,已經清理。食環署、康文署和海事處昨合共清理653.05公斤膠粒。

今日執膠行動

【長春社】
地點:南丫島東澳及石排灣
時間:中午12時至下午4時30分

【綠色力量】
地點:南丫島東澳及石排灣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4時

【DBGreen】
地點:坪洲
時間:上午9時40分開始

【大埔環保會】
地點:長洲東灣及東灣仔沙灘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詳情可參考相關團體網頁

資料來源:上述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