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龍城區有逾千幢樓齡50年或以上舊樓,大部份明顯失修。由發展局委任的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公佈區內更新初步方案,建議優先重建土瓜灣五街和十三街、環字八街一帶等。此外,計劃亦將食肆林立的北帝街、譚公道和民泰街一帶變成「美食專區」。計劃將於下周二起,展開第一階段公眾諮詢,預計明年底定案。
九龍城舊區面積約1,000公頃,重建潛力大。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主席黃澤恩昨天表示,綜合地區人士意見和實地視察,並參考區內樓宇狀況後,推出「九龍城市區更新初步方案」,建議土瓜灣五街和十三街、九龍城道、落山道一帶和環字八街會優先重建,並發展為綜合商住用途,以釋放住宅用地。
北帝街附近變美食專區
黃澤恩指,重建可透過業主自發、市建局收購或私人發展商主導,「好難決定由市建局做定私人做,好似十三街面積比較大,但地積比已經用盡,好難吸引到私人發展,或者會將綜合發展區拆細,咁樣會比較易做啲,但都要諮詢公眾意見。」
方案也建議復修和活化衙前圍道及紅磡溫思勞街、機利士南路一帶,並設立文物步行徑,由法定古蹟前九龍寨城衙門起步,沿途經龍津橋遺址、宋王臺石刻、牛棚、舊遠東飛行學校,最後抵達海心公園魚尾石。至於食肆林立的北帝街、譚公道及民泰街可美化和綠化,變身美食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