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新來新豬肉」。新來的人要融入新環境,有一定難度。如果要獲得新環境裏的人認同,那得花更大力氣。假如希望被視為「自己人」,還要一些magictouch,但只要默默耕耘,成功還是在前面的。香港乒乓球隊長年引進國內運動員的策略,未必為所有人認同,但我們不應忽視他們來港以後所付出的汗和淚。唐鵬就是一個好例子。
31歲的唐鵬,來自北京,1997年入選中國隊,2005年十運會後加入香港隊,2008年因為還沒有特區護照,不能在老家門口代表香港參加奧運,今年終於圓夢,可是跟獎牌卻是一步之遙,擦身而過。唐鵬在男團4強敗陣後的一席話,令筆者留下深刻印象,他當時雙眼通紅地說:「這樣輸掉首場,內心有點難受……我們沒有輸掉奧林匹克精神,也沒有輸掉香港人的精神。」之後,唐鵬在男團銅牌戰敗陣,被問及會否在2016奧運捲土重來時,他語重心長地說:「自己年紀都大了,希望香港的小朋友進步快一點,香港的體育發展可以承傳下去。」
看來唐鵬會是一位好爸爸,帖雅娜好眼光噢!相信唐鵬在場上的表現,加上場下的心底話,已打動很多人的心。日前,香港奧委會已選定唐鵬為港隊閉幕禮的持旗手,這份認同得來不易。
文:陳恩能
TVB及香港電台奧運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