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粒事件發生兩個多星期,中國石化昨午終召開記者會交代,宣佈撥款1000萬港元清理膠粒及打撈貨櫃箱;對於養魚戶要求賠償損失,中石化表明在釐清法律責任前不會賠償,但多番暗示今次肇事責任,應由承運的中海集運承擔。
中石化表示,今次肇事貨物是委託中集運由海南省洋浦港運至汕頭,貨船上月23日出事,他們於25日早上收到通報,已即時要求中集運打撈墮海貨櫃,惟一直未能尋回。為何知悉事件後不即時公佈?中石化化工銷售副總經理張國明稱一直關注事件,已派香港員工協助清理膠粒,並要求中集運交報告,但至今仍未收到。
暗示責任在中集運
不少漁民提出索償,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認為要先釐清各方法律責任,現階段絕不會向養魚戶賠償;他補充,若中石化要負上任何法律責任,必會承擔,但張國明舉例,「如果你在外國購買貨物後託速遞公司運回香港,途中出事貨物不見了,也會向速遞公司要求賠償」,暗示責任在中集運。
中石化國際事業(香港)總經理李建國表示,為顯示中石化是有社會責任的公司,決定撥款1000萬作專項資金,用於購買清理膠粒和打撈貨櫃的器材及聘請清潔人員等,若本港環團有需要也會從中撥款資助,會因應情況追加撥款。
中石化對污染不負責早有前科。06年,其海底輸油管被不法分子破壞盜油,流出原油污染渤海致附近養殖場貝類大量死亡,受影響漁民向法院起訴中石化等相關公司,最終雙方在前年和解,中石化在不負油污責任前提下,只補償漁民四成損失即1,226萬元人民幣。《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