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房商驚青買地大減首七月少24% 海嘯恐懼再現

內房商驚青買地大減
首七月少24% 海嘯恐懼再現

【本報訊】雖然部份內房企業開始搶地,但全國房企買地持續收縮,今年1至7月房企買地面積1.9億平方米,同比減少24.3%,跌幅較首六個月進一部擴大4.4個百份點,亦是今年首次跌幅突破20%。今年買地面積亦僅較經歷金融海嘯後的09年同期約1.6億平方米略多。
記者:趙建強

房企買地減少,亦反映政府賣地收入回落,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房企買地金額僅錄383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減少16.9%,即使下半年賣地回升,相信亦難追及去年全年的8049億元。而國家統計局數劇顯示,2010年全國土地購置費高達9992億元。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房企買地面積增速,由去年起已經開始放緩,去年首兩個月增長高達57.1%,首4個月放緩至30.4%,而至首7個月錄得15.4%增長後,增幅再未試過高於10%。至今年買地更開始出現跌幅,首兩個月同比減少0.5%,其後跌幅持續擴大,首四個月跌幅突破10%至19.3%,至首7個月更突破20%至24.3%。

調控嚴重礙房企發展

另外,數據亦顯示,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6774億元,同比增速放緩至15.4%,較去年同期高達33.6%的增速明顯下滑,數字顯示調控政策已嚴重影響內房企業的發展步伐。
不過,統計局數劇亦證實內地樓市正在回暖,今年首7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約4.9億平方米,雖然同比減少6.6%,但跌幅持續收窄,較今年首三個月的14.6%跌幅已縮少8個百份點。若計算商品房銷售額,期內更錄得28699億元,同比去年僅低約0.5%,跌幅環比縮少4.7個百份點,較今年首兩個月高達20.9%的跌幅已顯著回升,反映全國樓市成交已恢復至去年的水平,亦高於2010年的22900億元。

如何平衡進入關鍵期

對於調控前景,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認為,目前調控已收到一定效果,但由於中國經濟增長不確定因素增多,而地方政府財政壓力亦在加強,房地產作為基礎產業之一,如何平衡已經進入關鍵期。
他相信,包括早前的國務院督察組,及總理溫家寶堅持調控的發言,政府會繼續以加強調控監督、約談問責等方式確保調控進行。他又呼籲市場「顧全大局」,順應調控。
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則期望,中國應該盡快以經濟手段取代目前的行政手段,包括房產稅試點可以擴大,及研究推出交易稅等方法,以免經常用不同政策「調來調去」。
不過,內地樓價回升,似乎已是大勢所趨,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昨於房地產論壇上批評,政府的調控政策造成了樓價大起大落,如2007、2010年樓價飛漲,均建基於前一至兩年的土地供應不足,期望政府增加土地供應,減緩樓價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