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小伙子北京道開舖

內地小伙子北京道開舖

【本報訊】中國早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為自救而頒佈《欽定憲法大綱》,但一個世紀後,內地人仍未能受法律保護。「定名1908書社,希望將法治等精神透過書本傳返內地。」
這書社在尖沙嘴名店縫隙中生存着,拾級而上,店內佈置簡約,但沒甚麼比書本更能裝飾一間書店,《李旺陽安魂詩集》、余杰《從柏林圍牆到天安門》、吳弘達《秦城監獄》、捷克總統VaclavHavel《無權力者的權力》,還有五七反右和文革書籍。
選址租金昂貴的北京道,是為吸引在廣東道血拼的內地客,但店內受內地客歡迎的「宮庭內鬥」式禁書不多,「那些沒啟蒙性。」書社由幾個內地小伙子四個月前開業,微博已薄有名聲;大股東是關心愛滋病的內地維權分子,因遭公安「看顧」,書店暫由七年前由天津來港讀大學的小田主理書社。

1908書社派愛滋單張

有專攻內地客的書店兼賣奶粉,這裏卻只擺放慈善及社會組織免費單張,「我們不太懂營商,所以店一直在虧蝕。」多月來都沒收過工資的小田,邊摸頭邊笑說:「但這些單張有說愛滋病,有說勞工權利,都是內地不能談的,希望內地客來拿回去。」店內還寄賣慈善組織手作仔、六四紀念T恤,還定期辦劉曉波作品朗誦會等。
「許多書,我到香港才看得到。其實在內地也覺得有些事情是怪怪的,來到看書看得多,便懂得了。」小田當年來港讀書,跑到田園書屋,受自由的書海所感動。「希望更多內地人來這裏買書,將自由思想帶返內地,滴水穿石。雖然每二十個旅客帶這些書,總有一個被海關沒收。哈哈。」他打趣說像描述中國實況的《甲骨文》最容易蒙混過關,「他們會以為真的是古文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