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質素差 四分三拒發盈測

IPO質素差 四分三拒發盈測

《特稿》
本港上市新股的質素每下愈況,盈利預測越來越少,盈利警告卻越來越多,令投資者意興闌珊之餘,繼而打擊港交所(388)的生意。截至上月底止,港交所新股(IPO)集資額排名已跌至全球第四,上市公司質素下降,早令投資者減少落注以示不滿。

集資額衰過馬來西亞

根據Dealogic的數據,本港年初以來共有45隻新股上市,但集資額僅446億港元,按年大降逾七成。以集資額計,排名低於美國、內地及馬來西亞,僅佔第四。
此外,本報統計了2010年至今的新股盈利預測資料,發現年初至今7個月,45隻新股當中,只有11家公司披露盈利預測,佔比僅24%,即有約四分之三新股拒作盈利預測,另已有6家公司先後發過盈警,佔比13%,最經典莫過於克莉絲汀(1210),去年純利增長8%成功達標,今年上半年隨即發盈警,至於女股神劉央掃入的東吳水泥(695),甫上市49日即報警可能見紅。

今年新股 13%發盈警

相比兩年前的2010年,全年102隻新股當中,有71家發出盈利預測,比例達到70%,實際業績亦悉數符合預測。至於上市一年內發出盈警的股份,則有10隻,佔比約10%,仍比今年為低。
要注意的是,2012年的新股還未上市足夠一年,因此盈警或陸續有來,預期最終數字會超過2010年的10家。
事實上,2010年上市的新股,於今年相繼爆煲為數不少,包括博士蛙(1698)、大慶乳業(1007)等等。單看2010年及2012年的新股數據,有可能反映今年新股質素,跟兩年前再差一截。2010年的新股還會為業績扮靚上市,至於部份今年上市的新股,第一份業績已走樣,連省靚招牌也覺得沒有必要。
新股嚇怕投資者,獨立股評人孫柏文亦唔敢玩:「對新股已冇晒信心,家抽新股唯一理由,就係同經紀打好關係,市淡都有幫襯,等市旺時就有着數,抽新股時會分多啲。好似落Club咁,人哋見你星期二、三有幫襯,星期六、日就唔使你排隊,甚至免收charge㖭!」另一股評人火燎森形容:「近幾年上市嘅公司都冇人識,間間都好似趕喺世界末日之前抽最後一輪水,然後離開地球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