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後,同一演員同一場合同一戲碼同一劇情同一觀眾同一效果,觀眾卻有不一樣反應。4年前的北京奧運,我認識的朋友可以的話都蹲在電視機前,期待劉翔出場,希望能見證他衞冕,結果全人類都陷入驚愕中收場。沒料到4年後,電視畫面依舊,可幸這次我以為錯過預賽不可惜,否則肯定氣到吐血身亡乏人憐。
饒是如此,睇到新聞片還是搖頭三嘆,不是嘆息劉翔拿不到金牌,介意的是,何以歷史一再重現於同一個人身上?京奧後劉翔去了美國醫傷,傷癒後再改善上欄技術,由8步轉7步,務求爭取更好成績,傷癒後比賽成績亦達水平,雖不是十拿九穩、穩奪獎牌,起碼達標能亮相奧運與其他高手較量。一切賽前預告都叫我們感覺良好,誰料大家還是失望了。如果劉翔在奧運開幕前已發現傷患問題,第一時間公告天下,大家的情緒會否好過一點?畀你揀,情願他賽前退出,還是親眼目擊他狀況確實不可能比賽呢?那段起跑跨第一個欄即仆到滾地葫蘆,叫我心中再一次懷疑,劉翔究竟收了贊助商幾多錢,即使丟人現眼都要亮相奧運至收到科?
盧覓雪
多棲藝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