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除美、俄等地出現旱災導致穀物失收價格大升,全球最大紅茶出口國肯雅因天氣乾燥降雨量少,兼出現霜凍,影響茶葉收成。當中質量最佳的白毫碎葉批發價今年已升逾四成至兩年半新高,看來消費者未來需多付幾個錢,才能輕鬆「飲啖茶,食個包」。
肯雅的茶葉收成是當地賺取最多外滙的產品,去年賺取12.7億美元外滙。而茶葉不像咖啡、穀物等農作物可以有期貨交易,茶葉是以實體形式每周進行拍賣。肯雅的細碎白毫碎葉,本周以每公斤3.75至4.04美元售出,高於上周的每公斤3.74至4美元的價格;但白毫碎葉價格在上周升穿每公斤4美元的兩年半高位後,微跌至3.9美元至4.16美元。而孟加拉的茶葉價格亦連續第四周上升,本周錄得每公斤2.5美元,較前一周上升0.9%。
產量較去年跌11%
茶葉價格大升,主要由於天氣乾燥影響收成。根據肯雅茶葉管理委員會數據,肯雅的茶葉產量今年上半年僅錄15.8萬噸,較去年同期下跌11.3%;該會預期今年全年產量將錄36萬噸,較去年下跌5%。
同為紅茶主要出口國的印度亦受降雨量少影響,當地茶葉管理委員會行政總裁RakeshSaini表示,雖然小型茶葉商產量佔比增加,但大型茶葉商的茶樹老化及缺乏投資,令印度過去10年茶葉產量下跌5000噸。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茶葉專家常愷松則預期,印度及斯里蘭卡的產量將較去年少5至10%。他更預期產量下跌將支持價格升至每公斤4.5美元。
中國印度需求急增
常愷松又指,中國、印度等國過去五年的茶葉需求急速增長,支持茶葉價格;另有報告指,東南亞茶葉需求仍以每年4.5%的速度增加。雖然有交易員預料,部份茶葉最大入口國如俄羅斯、英國、巴基斯坦及中東地區等近月有增加茶葉儲備,茶葉短期內價格升勢可能放緩;但荷蘭茶葉交易員VanRees預期,茶葉價格稍作放緩後,將於冬季再度上升。
有分析指,茶葉價格上升,對部份經濟較差但熱愛茶葉的國家,如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等,受到的打擊最大。不過亦有分析指,飲品零售商之間的競爭太大,因此他們可能未能將所有升幅轉嫁至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