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在發展局Repeat - 曾志豪

歷史在發展局Repeat - 曾志豪

蕭伯納名言﹕「歷史給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很少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看看陳茂波的劏房事件,可謂最佳註腳。一樣的劇情:上任、被翻舊帳、抵賴、改口、狡辯、無嘢補充。就連批評者的指控罪名都一樣;不盡不實、誠信破產、下台。說了一百遍,打從梁振英的十年前西九門事件被翻舊帳、曾蔭權的陳年跑步機曝光,特區政治已進入「考古階段」,每個政治人物登場,不止要通過X光機檢查,更要接受碳14測試,年代再久遠也是一查便知。
麥齊光無想過自己會被「考古」,還叫情有可願,只怨自己不了解玩法,但之後的陳茂波卻是自作自受。明知會被「查祖宗18代」,為何對自己兩公婆做過的劏房生意完全沒有警覺?我甚至懷疑,當梁振英找他做發展局時,他也是拍心口寫包單「保證無僭建無互租單位」。相同的錯誤不再犯,但卻犯了新錯誤呢。梁振英也沒有吸取教訓,明知發展局是燙手山芋,人人痛打落水狗,卻沒有擇人從嚴,被陳茂波這個帶菌者過關。最糟糕的是,和麥齊光相比,人家起碼是土地工務專業,他的下馬可能仍有「斗零」可惜;陳茂波卻由上任已被質疑「憑乜嘢坐呢個位」,會計師變土地發展,「無貓拉隻狗」的味道甚濃。今天若因醜聞下台,恐怕無人可憐。
陳茂波最錯的是,他沒有從唐唐、梁振英、麥齊光應付傳媒的錯誤中吸取經驗。這些高官被揭醜聞時都試圖講大話扮失憶,希望博傳媒無料到。結果,傳媒手上大把好牌,偷雞不成,只能「捉字蚤」自圓其說。
今天陳茂波本來信誓旦旦,對景捷的事毫不知情,到傳媒拿出證據時,他馬上改口「所謂唔知情係指現況」。出爾反爾,唧牙膏的交代,卻不知他唧走的,卻是自己的名聲和誠信……如果他有的話。
不吸取歷史教訓,便要被歷史教訓。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