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奶粉》
【本報訊】嬰兒奶粉又「出事」,全城家長陷入恐慌。食物安全中心抽驗市面嬰兒配方奶粉,發現六個樣本碘含量低於標準,其中「和光堂」及「森永」初生嬰兒奶粉,按照建議餵哺量,嬰兒攝取碘份量不足世衞建議的三分之一,會影響腦部發育,需停售及回收。醫生表示,碘不足令嬰兒發展遲緩,智力偏低。當局將開放10間母嬰健康院為嬰兒免費驗血。記者:嚴敏慧、陳沛冰
食安中心今年5月起,陸續抽驗市面出售的嬰兒配方奶粉,檢測食品法典委員會認為必要的33種營養素含量。結果發現,首批抽驗14個較多嬰兒飲用的奶粉樣本中,有6個樣本包括「美素佳兒金裝嬰兒配方奶粉1」、「明治初生嬰兒奶粉」等,每100千卡碘含量介乎1.2至9.6微克,低於食品法典委員會10至60微克的要求。
根據奶粉罐上建議餵奶量計算,以「和光堂初生嬰兒奶粉」及「森永初生嬰兒奶粉」餵哺嬰兒,其攝入量更少於世衞建議的三分之一。食安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表示,世衞建議嬰兒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少於5微克便會影響健康,當中「和光堂」碘含量僅2.3至3.8微克,「森永」則為3.4至6.7微克。
此外,和光堂等多款奶粉,其他營養素包括維生素K等,亦低於法典委員會標準,但食安中心指不會影響嬰兒健康。
10間指定健康院驗血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嬰兒攝入碘不足,會影響甲狀腺功能,不排除影響腦部發育,今次事件中以初生至六個月純食奶粉的嬰兒最為高危。估計最少有1,000名嬰兒飲用這兩款奶粉,他建議家長應立即轉餵母乳或其他奶粉。當局已安排10間指定母嬰健康院在周五晚起,為嬰兒抽血檢查甲狀腺素;衞生署亦設立查詢熱線。入口商已同意停售及回收兩款奶粉。
奶粉非攝碘唯一途徑
瑪嘉烈醫院病理學顧問醫生麥永禮補充,碘是甲狀腺荷爾蒙的原材料,嬰兒攝取碘量不足會出現問題;但強調奶粉並非嬰兒攝取碘的唯一來源,因本港食水亦含碘,嬰兒出生前亦會從母體攝取碘。他又預計,為嬰兒檢測甲狀腺素,在統計學上一定會有2至3%個案屬不正常,需安排兒科專科醫生跟進。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副教授張璧濤表示,現時仍未有醫學研究證實,嬰兒後天攝取碘不足,對其成長有影響。他希望透過今次檢查,能進行相關研究尋找答案。
食安中心正加緊抽取所有市面嬰兒奶粉樣本進行碘含量檢測,第一批樣本包括其他日本品牌嬰兒奶粉,將於本周稍後完成,其他嬰兒奶粉的檢測則於本月內結束。至於所有33種營養素含量,所有嬰兒奶粉檢測初步預計本年底可完成,6至36個月幼兒配方奶粉的檢測工作,則預料明年上半年完成。
提供檢查的10間母嬰健康院
香港區:西灣河母嬰健康院、西營盤母嬰健康院
九龍區:藍田母嬰健康院、西九龍母嬰健康院、伍若瑜母嬰健康院
新界東區:粉嶺母嬰健康院、瀝源母嬰健康院、將軍澳寶寧路母嬰健康院
新界西區:葛量洪夫人母嬰健康院、天水圍母嬰健康院
註:家長可於今日為一至八個月大,曾飲用有問題奶粉的嬰兒,到上述健康院登記預約檢查
檢查時間:
明天起周一至周五下午6時至下午10時
周六中午12時至晚上9時
周日上午9時至下午9時
衞生署熱線電話:21251111
資料來源:衞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