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王劉翔未能完成首場賽事,未能晉級。」這句話是最直接去說明事實,奈何媒體的報道和網民的留言,把劉翔妖魔化或神化,令劉翔成為眾人的箭靶。
奧運會,有些人當娛樂節目去收看,有些人為看運動員勝利一刻,但運動員只是期望與世界級運動員,在公平和公開的競技場上來個君子之爭。那些說三道四、以塘邊鶴身份去揶揄他們的人,我不以為然,因這些人未領會到奧運的真義。奧林匹克有一句名言:「參與比取勝更重要。」這是現代奧運之父顧拜坦在第4屆奧運會演說時,引用賓夕法尼亞主教所說的其中一句話,我相信每位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必定悟出這道理。
今屆劉翔的表現,令我想起英國短跑名將德瑞克,他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參加400米準決賽,槍聲響起,8名選手正向終點邁進,唯獨他因右大腿肌斷裂而倒地,當時他絕對可以黯然離場,然而,他卻選擇完成賽事,贏得全場掌聲。我深信任何人都會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勇敢面對失敗,以正面積極的態度迎接未來的挑戰,就是運動員的精神。
陳敬然
前香港奧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