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開始半工讀,加上參加大學校隊定期訓練,簡直累得半死,幸好有運動員打不死精神,終成功在上學期躋身院長名單,獲獎學金在明年春天,到美國紐約當交換生半年。最近出席一些為準交流生而設的講座,加深了對「CulturalShock」(文化衝擊)認識。
在研究「文化衝擊心理過程圖」(見圖)時,發現它的概念頗能對應現時當奧運主持和評述員的心路歷程。心理過程圖最先顯示的是蜜月期,如到異境後認識新朋友的興奮;就如我在奧運初期,期待新挑戰一樣。
跟着是沮喪期,例如不適應外國學習文化;像我面對排山倒海的資料搜集、寫稿、直播和錄影工作時焦急起來般。
之後是調整期,如碰到難題要積極請教教授和同學,檢討不足;就似我主動向導演和其他閱歷豐富的同事求教,希望改善說話及評述技巧。
最後是適應期,經歷風波,撥開雲霧見青天!身心開始平復,心理狀態達巔峯呢!
不過,我現時還正參詳長輩們的教導,領略主持偏沉穩但評述員偏生動兩種不同的演繹方法,處於後階段的調整期,正邁向適應期的高峯!
文:許煒森
有線《2012倫敦奧運》節目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