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保組織和市民落力執膠,卻未知應如何處理收集到的膠粒。負責打撈海中膠粒的海事處昨表明,膠粒如混有垃圾雜物,或會直接送往堆填區處理;負責清理海灘上膠粒的食環署,則沒有回應此問題。環保組織指,膠粒或須100年時間才能分解,直斥政府倘將膠粒棄置堆填區,只會造成另一場生態災難。
本報昨日就政府將如何處理膠粒向不同部門查詢,環保署稱有關問題應由海事處和食環署回答;海事處回應時,卻又指膠粒最終會交由環保署處理,並表明假如膠粒混有垃圾雜物,不排除會送往堆填區。食環署則無回應有關問題。作為生產商的中石化,也無回應是否會收回有關膠粒。
價值甚高不應當垃圾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海洋)李美華表示,聚丙烯膠粒須至少100年時間才能分解,批評政府將膠粒棄置堆填區,將造成另一場生態災難。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江卓珊指,膠粒既不宜放入堆填區,也不能燃燒,最好方法是由政府集中處理,篩走膠粒混雜的沙粒和垃圾,再交塑膠回收商循環再用。
有回收商透露,聚丙烯膠粒是由石油提煉的第一身副產品,是用作製造膠樽和膠盒等塑膠製品的原材料,價值甚高。乾淨的膠粒回收價每公斤最高可達8元至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