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逢國為梁振英撰寫文化藝術範疇政綱,備受重用,今次出選文化界立會議員勝券在握。藝發局的蔡芷筠指出,雖然馬逢國公認背景很紅,但他一直刻意淡化,任藝發局主席期間只因循局方過往保守作風,無大動作,今次洗腦營令馬露出紅色尾巴。
馬逢國於87至92年任國企銀都機構執行董事,96年透過臨時立法會踏足政壇,再任兩屆立會議員;03年至今任全國港區人大代表,05年至10年擔任藝發局主席。03年李柱銘提出取消23條恢復二讀議案,馬逢國投反對票,議案最終被否決。
「最驚有政治任務」
今年4月盛傳馬逢國是文化局局長人選,當時他向傳媒表示,文化政策應為社會「促進和諧」及「統一一套價值觀」;馬昨反指「價值觀冇得統一」,最重要是不同意見的人互相尊重,「社會有集體認同嘅價值觀,例如法律、道德規範。大家有共同嘅嘢,一齊去分享,社會咪和諧囉。」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慨嘆,霍霆震出任文化界議員十多年來,一直任由文化圈「自生自滅」,擔心作風積極的馬逢國上場後,以和諧之名打壓創作自由,「最驚係上面有政治任務,要佢執行就死。」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