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造成生態災難的150噸膠粒,至今仍未知誰是貨主,貨櫃是否在本港水域墮海。多日來僅確定生產商為中石化、承運商為中海集裝箱運輸(中海集運)和船東為廈門永信捷海運。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指,按「污者自付」原則,要求中石化及中海集運盡快承諾支付2億元的善後費用。
海事處發言人昨日表示,出事船隻為永信捷一號,船東為廈門永信捷海運有限公司,船隻由廣州前往汕頭,而貨櫃墮海位置則仍未清楚是否在本港水域。但該處未能提供託運人和收件人的資料。海事處處長廖漢波表示,政府打撈膠粒的工作能否向所屬的公司追討,視乎貨櫃墮海位置是否屬於香港水域。廖漢波說,有關公司表示當時貨船是由廣州開往汕頭,而膠粒墮海的地點在香港南邊,是否向有關公司索償,要根據事實情況與律政司商討。但有關公司至今仍未能確定貨櫃墮海位置。
社民連到中石化抗議
中石化發言人稱,貨主是誰仍有待確認。她表示,意外責任誰屬,仍須釐清,才可決定賠償如何分擔。該公司會配合政府和環保組織盡快清理膠粒。中海集運上海總部則指,事件仍調查中,不便回應。廈門永信捷海運法定代表人洪文博表示不知早前颱風期間有膠珠貨櫃墮海,更否認是永信捷一號的船東。
中石化物流公司姓刑職員到石排灣巡視後說,運輸是中海集裝箱負責,運輸過程出事故,應由中海負責。該公司考慮聘用人手使用吸管加快清理。社民連代表昨到中石化本港辦事處抗議,要求道歉並向漁民賠償和負責清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