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熱愛而已 - 高慧然

只是熱愛而已 - 高慧然

香港本土運動員李慧詩為香港取得有史以來第三塊奧運獎牌,可喜可賀!為李慧詩驕傲的同時,我想寫寫柔道選手張志業,雖然他沒有拿到獎牌,但是,跟李慧詩一樣,他同樣讓世人見證何謂奧運精神,何謂香港精神,同樣值得香港人敬重、自豪。
張志業踏上奧運之路,可謂無心插柳。中一時,他見到有免費柔道班招生,覺得「型」,就參加了。柔道精神強調尊重,他漸漸愛上這項運動,入職消防員後亦無放棄,並取得倫敦奧運入場券。
香港政府在柔道項目投放的資源有限,雖然取得了奧運參賽資格,志業卻無法享受去外地集訓的特權,亦無營養餐和心理輔導。志業仍如常返工,一星期兩、三次,租用康文署轄下的場地訓練。場地狹小,百多平米的空間擠滿二十多名運動員,貴為奧運選手,志業並無特殊待遇。
出發倫敦前,香港颱風,消防員需鋸割倒下的樹木清理街道,志業唯一的優待是同事自發照顧他,不讓他使用刀和鋸,怕他受傷。
志業離港前,記者去他家中採訪,母親端出一碗用雞、瑤柱、冬菇煲了兩個多小時的住家湯給兒子,記者好奇問:「為甚麼是這個湯?」母親說:「因為他喜歡。」這不是奧運選手的營養湯,只是志業的心頭好。
這是香港的運動員,他們真正明白運動的真諦,運動,不是為誰去爭光,只因為熱愛運動本身,就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