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物語 - 邁克

小津物語 - 邁克

後來愛小津安二郎愛得神魂顛倒,你一定想不到我和他初邂逅根本不過電。那年頭既沒有光碟也沒有下載,連現在成了博物館展品的錄影帶亦尚未面世,看電影只能鑽進特定的黑暗空間,窮兇極惡瞪着銀幕上的投射。身處偏遠且文化養料普遍缺乏的地域,患嚴重潔癖的當政者還左禁右禁,我也不知道十幾歲的黃毛小子本事怎會那麼高強,能夠在夾縫裏看到許多荷里活以外的風光。其中一個源頭叫新加坡電影協會,每月放映一或兩部影片,地點在國家圖書館後面福康寧路小場館。某次選映《秋刀魚之味》,只見呆滯的鏡頭對準幾個老男人,三杯兩盞淡酒喋喋不休,反反覆覆婆婆媽媽,劇情幾乎沒有,同齡潘姓朋友和我面面相覷,戲沒有映完就決定溜出去食宵夜。
赴美後打躉的精神營養院是柏克萊太平洋電影圖書館,放學後跑去當義工,因此入場不必買票,看得天昏地暗。下午學者做研究借場地放片,不介意閒人打戲釘,有位日本專家AudieBock,被我黐了數不盡的溝口健二黑澤明成瀨巳喜男。排期小津的時候準備跳過,另一位研究員PeterScarlet十分驚訝:「喜歡布烈遜怎會不喜歡小津?」聽他話姑且一試,不但改變惡劣印象並且從此上癮。博克小姐往後著書教學,成為和唐勞里奇平起平坐的日本片權威,史嘉勒先生則進軍電影節界,先後在三藩市、紐約Tribeca和阿布扎比擔大旗。約莫十年前在米蘭Prada總壇購物被他撞個正着,打招呼時眼光流露「乜你發咗達」的疑問,令虛榮的我飄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