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

平常心

倫敦奧運會不經不覺已經進入第10個比賽日,有說奧運是「英雄塚」,呼聲越高的,有時就會早早下馬,反而奪冠的往往是「黑馬」。其實能夠取得奧運會參賽資格,已非泛泛之輩,可說是每位都有能力問鼎冠軍,所指的「黑馬」可能只是媒體比較少報道罷了,翻開其過往成績,其實也不失禮。
來到奧運會這個大舞台,講求的也不再只是技術及戰術層面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心理質素。有的運動員性格「唔服輸」,你看我不能奪牌嗎?我就要爆發給你們看,再加上他們大都沒有媒體關注,壓力自然小一點,發揮也會好一點。反觀焦點運動員,媒體天天報道,又專訪、又奪冠指數預測,運動員被外界認定,一定要奪得金牌,拿不到,就是輸,壓力大得不得了,結果往往因為「太想要」而在賽場上發揮失常,提早畢業。
所以,外界對運動員的期望是把雙刃刀,處理得宜,就是好事;處理不好,就是壞事。我記得2008年北京殘奧,在比賽前一星期,教練就安排我謝絕媒體的訪問,自己在奧運村亦不上網,盡量少接觸香港的人和事,好讓自己心態平靜,出來的效果亦很好。運動員需要有一定的壓力協助他們提升狀態,但過多又不行,畢竟奧運會4年一屆,可不要讓自己「白走一趟」啊!

余翠怡
香港電台奧運主持及輪椅劍擊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