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Sarah李慧詩,在倫奧單車女子凱林賽初賽失利,要靠在復活賽起死回生。領隊洪松蔭說反而燃起了她更強頑的鬥志,最終殺入決賽,為香港贏得倫奧首面銅牌。
賽前港隊教練沈金康指李慧詩位列世界前八,八名車手的成績差距只在0.2至0.3秒之內,能否摘牌視乎臨場發揮。出發前Sarah誇下海口要在倫奧一擊即中,為香港摘走歷來第三面奧運獎牌,說到做到!
正如沈教練所言,入得決賽的都有實力贏,勝負關鍵在於精神及心理狀態。每個運動員背後各有不同的故事,所付出的代價經歷過的艱苦辛酸,身心所承受的壓力,都不足為外人道。一將功成萬骨枯,能夠熬出頭來的只是極少數。有機會參加奧運是所有運動員的終極夢想,既然拿得到入場券,就應該全力以赴搏到盡,輸贏又如何?無悔今生!欲速不達,急於求勝,自亂陣腳,等同求敗。
人比人,的確比死人!那位韓國劍擊選手因為不忿輸,連鬥志及銅牌亦一併輸掉,TotalLoss的下場,是命運?還是選擇?比賽如是,做人何嘗不是?失敗乃成功之母幾時都是至理明言,未識輸,焉識贏?這世上哪有天才?以為自己天才橫溢實力超班,心高氣傲目中無人。這種心浮氣躁的人我見過不少,極其量都是曇花一現之流,經不起考驗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
成功必須精益求精,鍥而不捨努力不懈,從失敗中爬起來,在挫敗中吸取教訓,失敗的經驗就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踏腳石!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馬拉松,鬥的是遠不是快,毅力才是首要。只要輸得起放得低,每一站都是新開始,能夠堅持繼續跑下去的,就是生命的贏家!
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