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DarkKnightFalls - 丘亦生

金融雲端:DarkKnightFalls - 丘亦生

在蝙蝠俠之夜神起義(DarkKnightRises)中,蝙蝠俠的真身,富商BruceWayne因為被反派Bane陷害,假借其名義沽出大量期權,令Wayne一夜之間破產。想不到現實中的Knight更黑,因為一個程式的錯誤,45分鐘內輸掉4.4億美元,更隨時步上清盤或拆骨的命運。
說的是有17年歷史的美國高頻交易商KnightCapital,該公司在上周三美股開市後不久,因為執行新的程式出現錯誤,掛出大量買賣盤,導致紐約交易所148隻股份出現不尋常的交投及價格變動,Knight坐了數十億美元蟹貨,合計虧損了4.4億美元,超過其6月底時的3.7億美元手頭現金。

新程式出錯 隨時清盤

橫生巨變,令Knight股價兩日跌八成,其他經紀擔心其財困,富達、E*Trade等停止透過它處理交易,Knight急急撲水,於上周五籌得一項短期融資安排,又得到高盛支持,願意以折讓價一次過買入其蟹貨,但Knight還未脫離危險期,除非在這兩天內覓得新股東注資。
Knight在美股的影響力不低,每天在紐交所處理200億美元的股票交易,佔去美股11%交投,近年還因為其先進的科技及高頻交易系統而屢次獲獎。
今次事件,不能不叫人正視近年大行其道的電腦交易系統,是否已成為市場的不穩定因素,今次Knight出事之前,5月facebook上市首天,便因為納斯達克交易所處理開市前交易盤的不當,導致瑞銀勁輸3.6億美元,而Knight亦禍不單行,在該役損失了3500萬美元。
3月底電子股票交易平台BATS更搞笑,在自己上市當天,發生軟件錯誤交易大亂,結果要撤回上市。
當然,令人猶有餘悸的還是兩年前的閃崩事件,道指在毫無預兆下暴跌千點,把散戶嚇破膽。

高頻交易 監管有難度

很顯然,在電腦取代人腦的趨勢下,市場的表現隨時更飄忽,更不可理喻。高頻交易的世界裏,交易速度以千分之一秒進行,買或賣的原因,都不再是基本因素,而是不同股票、莊家、交易所中的價位微小差異,對散戶而言,難以明白之處,無異於量子力學。
我很懷疑,這些由火箭科學家發展出來的交易系統,能掌握其運作的監管者有多少個,又如何可以推出有效的監管措施?正如今次Knight的事故,大家仍然頭,為何交易系統出錯了45分鐘,都沒有人叫停,而系統本身的停止交易機制又沒有啟動。
曾任職大摩衍生工具部的財務學教授FrankPartnoy,最新作《Wait:TheArtandScienceofDelay》,便提到高頻交易的怪異行為,連專家都考起。他寫到一家加州高頻交易商為了加快交易速度,專登把電腦由加州搬至紐約,果然令時間由65毫秒(千分之一秒)減少至30毫秒,但奇怪的是,交易成本竟然上升了,利潤變差了。無論怎樣調試系統,結果都是一樣,最後該交易商把操作校慢到原來水平,問題突然就解決了。
這是一個迷離境界,要蝙蝠俠出場先搞得掂。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