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倫奧主場館的Stratford火車站,人來人往,在站外一角,一對美國夫婦開檔,他們不是趁機賺錢,而是等候靜候知音人,交換千金難買的奧運徽章。
擁2萬徽章擺檔交換
「我在紐約的家有20,000個奧運徽章,由88年漢城奧運開始儲,老婆勸過我停手,有次更鬧着要全部丟走,但最終她又屈服,儲徽章是我最大的狂熱。」66歲的MiltonKarl(左)看着坐在旁的妻子Janice說。
近千個不同年份、國家的徽章掛在圍欄上,吸引途人放下腳步細看,Milton此時就像一本「人肉字典」,娓娓道來徽章的特色和歷史,他去過3屆夏季奧運和2屆冬季奧運,目的不是去看比賽,而是站在場館的主要出入口,靜候志同道合者交換心頭好。
儲奧運徽章,背後也有個故事,Janice說:「雅典奧運那年,兒子Alan被美軍選中,先後派到伊拉克和阿富汗執勤,我們每日都擔心,Milton於是便寄情於奧運徽章,讓自己不用常常記掛兒子。」倫奧前幾個月,兒子終於完成任務回國,現在紐約家中休息;Milton兩夫婦終能放下心頭大石。
知多啲
奧運徽章源於1908年倫敦奧運,首次有參賽國家製作徽章,供運動員之間交換留念。最後演變至今時今日,各代表團、甚至商業贊助商和傳媒都有各式各樣的徽章。不過,極大部份的奧運徽章都不易炒起,在專門售買徽章網站pindemonium.com,一個96年阿特蘭大奧運徽章只需5、6美元(約45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