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拿,大家就懷疑?」拿下兩面倫奧女泳金牌的葉詩文實在問得好。「葉問」激起千重浪,內地網民於一天之內已出現近260萬條微博訊息,中國人民又再發出怒吼,民族又一次團結起來,再次肯定內地自幼的國民教育所貫輸的「西方媒體傲慢,總是對中國人帶有偏見」。
其實「葉問」的答案並不新鮮,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因為中國女泳早有食禁藥的前科。而另一單則由倫奧的中國羽球女雙提供,于洋和王曉理在全人類眼球前放軟手腳打求敗波,目標是避免半決賽同室操戈,以便有機會包辦金銀牌。這種漠視「普世價值」,公然侮辱全人類的智慧,違背全力以赴「奧運精神」的丟人現眼行徑,雖然隨即被新華社嚴斥,然而由羽球總教練李永波到兩位球手的所謂道歉,仍然把責任推到「不理解賽制」。
「心中要霸」礙外闖
刻意輸波在內地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只是有中國特色的「計劃運動」、「領導意志」的充分表現,更是要稱霸奧運、國際體壇的策略而已。然而,今次企圖以輸波走線包辦羽球女雙金銀牌,只是中國核心意識形態通過體育運動表現出來,卻加深了國際間如越南般認為「中國口中不稱霸,心中卻要霸」的疑慮。「葉問」也是近數年銳意走出去,四出併購而碰壁的國企的疑惑,2005年中海油併購美國優尼科(Unocal)、2009年中鋁間接增持澳洲力拓(RioTinto)股權等均被阻撓,甚至連中鋁近期收購南戈壁亦因蒙古藉詞新例而拖延。中資能夠成功拿下的只是如聯想(992)併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吉利買富豪汽車、中國主權基金入股黑石及摩根士丹利、中國開發銀行買英國巴克萊銀行股權,甚至近期中信証券(6030)買入的里昂証券等。
「國家意志」宜反思
外國人可以給妳拿下的只是些夕陽工業,無戰略價值,可以隨時另起爐灶,不影響實質控股權的企業等;礦產資源、資訊科技等均以危及「國家安全」來擋駕。然而,反觀香港的和黃(013)、長江基建(1038)及中電(003)在歐美澳南征北討,不斷買入當地的戰略性產業,有否遇到如國企併購般的激烈反應?歸根究底就是有特色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和中國的體育運動思維一樣,以國家意志或「領導」的意志為依歸。然而,中國的「國家意志」卻非普世認同那套,那有不引起舉世疑惑,「葉問」無疑是向外國人的怒吼,更是向國人的提問和反思。
郭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