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
自由行效應不再,已是不爭事實,以往受惠內地旅客來港消費的珠寶與鐘錶業,6月份銷售由往年勁升60%急降至僅微增3.1%,不過反觀傳統旅遊旺區街舖租金卻仍高企,珠寶零售商頓然變為租金勁升最新受害者。為降成本及保增長,珠寶零售商惟有轉戰商場舖。
記者:陳健文、吳綺慧、程俊華
本報記者巡視傳統零售旺區銅鑼灣,發現近月空舖數目不斷上升,例如對正傳聞中希慎廣場AppleStore大門的啟超道,原是時裝店的大舖已空置逾月;鄰近的富明街,亦有舖位招租好一段日子。前往時代廣場必經之路的波斯富街,其空舖更被貼上大量廣告,似乎仍未找到新租戶承租。
六福:勁加租計唔掂條數
六福珠寶(590)董事兼財務總監羅添福向本報表示,他也留意到近期零售旺區空置街舖數目上升,應該與香港整體零售市場銷售增長放慢、但租金卻未有同步下調有關,粗略估計,年初至今銅鑼灣及尖沙嘴等傳統旺區店舖租金升幅已超過50%,他說,「50%加幅只係一個平均數,好似我哋銅鑼灣有一間分店,俾人加租兩倍,梗係唔租啦,完全計唔掂條數,我哋唔係嗰啲唔理價搶舖嘅外國品牌……我就覺得租金應該到咗頂,若果唔係,點會傳出栢麗大道有舖頭減租超過20%都租唔出?」
建銀國際消費股分析員陳兆昌表示,在租金急升下出現「有舖無人租」的現象是意料中事,「香港零售商當然知道市道唔好要縮啦,但國際品牌計數就唔係咁計,佢哋高價搶舖嘅支出計埋喺廣告開支度,所以佢哋出價通常都同個市脫節,結果咪拉起晒啲租金。」
前門有狼(零售市道欠佳),後門有虎(租金高企不下),珠寶零售商可怎樣應對?羅添福說,為應付「銷售增長追唔上加租」的情況,集團計劃增加在非傳統零售旺區的分店數目,現時很多「行家」亦是採取同一策略。「其實都唔可以完全話係因為加租、因而特登增加喺非傳統零售旺區店舖嘅數目,由於近期越嚟越多好似位於屯門同將軍澳呢啲非傳統零售旺區商場,平時都用大巴載內地旅客去商場度購物,我哋都係配合佢哋啫。」
轉攻屯門將軍澳商場
羅添福指出,六福現時在港共有36家分店,約40%位於非傳統零售旺區,鑑於租金及客源等考慮,日後例如屯門、元朗、大埔及將軍澳等地區將是開店首選地點,料日後非傳統零售旺區佔總分店比重將增至60%。
陳兆昌認同珠寶業將店舖分散至非傳統旺區的做法,在市道差時採取保守策略很合理,惟認為相對租金,金價下滑對珠寶零售商盈利的影響將較大,料改租商場舖所節省的成本,未必能悉數抵銷有關影響。
海外品牌近月高價搶舖事件簿
月份:4月
事件:Coach續租中環旗艦店,市傳月租達750萬元,較舊租約大升逾2倍
月份:5月
事件:銅鑼灣希慎道裕景商業中心地舖,獲新租戶加租逾倍承租,市傳新租戶是英倫品牌Hackett
月份:6月
事件:CalvinKlein旗下CKJeans,以高過原有租約逾倍價錢,承租中環威靈頓街地舖
月份:6月
事件:日資二手名牌手袋店BrandOff,以月租110萬元承租銅鑼灣羅素街地舖,踢走同行法國站
月份:7月
事件:Zara以逾千萬元租金,搶去H&M中環卡佛大廈旗艦店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