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出現冷熱兩極溫差!劏房戶每逢夏季就猶如置身蒸籠,室內溫度高達38.5℃,甚至有小朋友抵受不了室內高溫而中暑,需送往急症室急救;另一邊廂,各大商場為增加人流,不惜浪費能源,令商場變「城市雪房」。記者︰譚靜雯 蔡建豪
新蒲崗Mikiki全港最凍
天氣持續炎熱,但甫入購物商場卻不時有寒冷感覺。環保組織地球之友調查發現,逾20%商場溫度介乎21至23℃間。
部份參與環境局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節能約章」的商場,未能符合溫度維持在24至26℃的要求,新蒲崗Mikiki商場的平均室內溫度最低,只有22.3℃。商場內的商戶同樣「肥佬」,元朗廣場三聯書店的溫度更低至19℃!
100個商場響應節能
為推動全民節能,環境局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今年推出「節能約章」,共有100個購物商場響應及承諾在6月至9月期間,將室內平均溫度維持在24至26℃間。地球之友於上月抽查了71個商場,包括海港城及數碼港等五個沒有響應約章的商場,以溫度計量度商場各處溫度;調查結果顯示,逾70%商場的室溫符合約章要求,其餘20%多的室溫介乎21至23℃間。
調查結果發現,新鴻基Mikiki、恒基兆業的翔龍灣廣場及屯門時代廣場,室內平均溫度分別是22.3℃、22.4℃及22.5℃,是最凍的三個購物商場。商場內的商戶,部份更將冷氣進一步調低;調查發現元朗廣場內的三聯書店,平均溫度只有19℃。
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主任周月翔表示,調查證明24至26℃的室溫為公眾接受,呼籲未符合要求的商場及商戶跟從指引,省電費救環境。
小朋友劏房內熱至中暑
商場凉浸浸,劏房及板間房住戶卻猶如置身蒸籠。社區組織協會上月調查發現,深水埗一間劏房日間錄得38.5℃高溫,晚間室溫為32℃;有居於劏房的小朋友更因酷熱天氣在室內中暑,需送往急症室急救。
社區組織協會上月22日(大暑)至28日期間,在深水埗、觀塘、九龍城及油尖旺等六區的籠屋、板間房及劏房量度溫度;調查期間,該會錄得室外氣溫平均31.5℃,各區劏房室內溫度卻高達32至38℃,其中深水埗一間劏房日間甚至錄得38.5℃高溫。
調查發現,颱風「韋森特」吹襲當日,油尖旺區劏房更出現晚上溫差較日間高的現象,日間室內外溫差僅4℃,晚間室內外溫差卻達6.5℃。
一日要冲6、7次凉
就讀小五的梁同學,與家人居於深水埗一間80呎劏房,由於電費昂貴,他只能到附近商場避暑,「冲凉又要畀水費,開冷氣又貴,惟有喺雪櫃攞啲冰出嚟,再用毛巾包着敷喺身度。」71歲的張伯每日除了要開三把風扇,更一日冲6、7次凉,才能抵禦高溫。
年約60多歲的莫太與丈夫居於不足100呎劏房,出入都要爬上八樓劏房,更曾因天氣太熱令身體不適,「熱到個心翳住,暈陀陀,唞唔到氣。」社區組織協會表示,48%劏房住戶因高溫失眠,65%更因居住環境悶熱要外出避暑,情緒也變得暴躁,甚至有住戶寧願「瞓街」,促請政府加快興建公屋,以及向劏房住戶提供水電費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