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邨走廊踩到倫奧賽道她暈過 手斷過 牛下傳奇

屋邨走廊踩到倫奧賽道
她暈過 手斷過 牛下傳奇

【本報訊】刻苦、堅毅及拼搏精神,造就「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在倫敦奧運的獎牌神話。成為世界級頂尖單車選手背後,李慧詩的獎牌路絕不平坦,先要克服先天貧血體質,07年左手骨折重創,連教練沈金康也數度想勸她退役。李慧詩胞兄坦言,慧詩今日成就全憑個人努力,家人感到無比驕傲。牛頭角下邨街坊亦為銅牌得主歡呼︰「估唔到下邨都可以出到個獎牌選手」。
記者:鄭啟源、麥志榮

李慧詩胞兄李寶勝昨表示,慧詩小時候已愛運動,三兄妹經常在牛頭角下邨的走廊跑步及踏單車,當時又豈有想過,妹妹長大後,賽道會由屋邨走廊變成奧運賽場?「細個我哋冇試過鬥車,不過落街踩單車,細3年嘅慧詩都可以緊貼哥哥姐姐後面」。他說基層家庭未能在經濟上給予慧詩太大支持,但慧詩性格樂觀,全憑個人努力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

出身基層的李慧詩在現已清拆的牛頭角下邨長大,很多舊街坊也為這位屋邨奧運獎牌得主自豪。

倫敦一戰絕不輕鬆,李慧詩在復活賽表現大有起色,才能躋身入次圈。GettyImages

英國、中國及香港分奪金、銀、銅牌,兩面國旗及區旗同時在場館升起,令不少港人百感交集。

家人準備大餐慶祝

患有貧血症的李慧詩,每次接受高強度短距離項目訓練及比賽後,比一般運動員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體力。2007年,她在公路訓練中,因為閃避狗隻「炒車」,左手骨折重傷需接受多次手術,險斷送運動員生命。但她拒絕放棄,養傷期間一直在體育學院接受單車機及槓鈴訓練,教練沈金康一度因其傷勢想勸她退役,最終被她堅毅精神感動。
李寶勝指,慧詩非常孝順,即使在海外集訓繁忙,也會抽時間致電家人。前晚家人一直留意電視直播賽事,越洋支持慧詩;初賽未能出線,家人曾有少許擔心,但在復活賽的表現,已有信心她能奪獎而歸。「妹妹真係好勁,有足夠實力衝金,家贏到銅牌,都覺到好驕傲」。慧詩贏得獎牌後即致電家人報喜,慧詩胞姊亦難掩喜悅︰「會準備大餐同妹慶祝!」

被視為最有機會奪獎牌的李慧詩,代表港隊持旗在開幕禮進場。

不屈不撓堅持刻苦訓練,李慧詩這面奧運銅牌得來不易。美聯社

餐廳老闆恒哥︰從沒想過牛下出產奧運銅牌選手。

李慧詩中學就讀梁式芝書院,中學時代在田徑場上獲獎無數。曾任慧詩班主任的體育科主任高麗珊形容她拼勁十足,即使有貧血,她也全力以赴搏到盡,「中四嗰年佢比賽完之後暈低,學校為安全起見送佢入醫院。到佢中五最後一次參加陸運會,佢唔准學校送佢入院,因為唔想錯過走上頒獎台一刻」。
高麗珊說,慧詩初中時,已發現她爆發力很好,故選她加入田徑校隊,主攻100米及400米跑。中三時,學校推薦她參加體育學院「明日之星」計劃,完成測試後,獲單車總會挑選參與訓練,「佢真係好刻苦、好努力,可以教到一個學生喺奧運得獎,真係好光榮」。牛頭角下邨街坊也感到高興,在下邨經營茶餐廳多年的恒哥表示,「無諗過下邨有女仔可以喺奧運拎到銅牌」。

高麗珊指李慧詩在中學期間是田徑隊中堅分子,曾在多項校外賽事贏得獎牌。

今戰個人爭先賽

李慧詩今出戰個人爭先賽爭奪獎牌。這項賽事是由兩名選手進行的比賽,全程賽3圈;選手並排出發,但只在最後200米計時,首先衝過終點為勝。賽制:18名選手參加,先踩排名賽,時間最慢2位車手出局。然後選手排名定首圈對手,如第1快對第16,頭兩輪設復活賽,並設有名次賽。

蘋民洗版

金屬
香港人之光只有土生土長的香港運動員奪得獎牌,香港人才有共鳴。

EstherLam
支持李慧詩。這才是真正的香港精神!香港精神,事事求真,絕不做假,勤奮勇敢!

CYYin
喺香港人心目中已經係拎咗金牌。

KaiChan
這是香港今年最好的新聞!小李,加油!我們為您驕傲!

AugustWong
呢啲先係屬於香港嘅奧運新聞嘛
成日報道埋啲中國隊奧運新聞把鬼咩!香港人根本就冇共鳴!
中國隊拎十個金牌都及唔上香港拎一個銅牌!

BenChan
最難得嘅係李慧詩係土生土長的香港運動員,比起「乒乓孖寶」奪牌更有意義。香港體育運動員一向缺乏政府支援,要做全職運動員就更難,每次香港有運動員有機會贏獎牌就會見到霍大少出現喺比賽場抽水,博上鏡,平時立法會開會又唔見佢出現。香港有咁嘅立法會議員代表體育界,唔怪得香港體育一直處於底谷啦……

節錄自蘋果日報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