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腦》
【本報訊】土共未洗學生腦,先洗教師心。去年80名教師及準教師北上考察時,疑墮洗腦局;他們參觀亞洲第一高噴泉,探訪只需一名清潔工的大型食品廠,到訪欣然接受政府賤價收地的農戶。有參加者對內地觀感大逆轉,指貪污、毒食品和維權事件是發展必然副作用,又誇讚中國只用30年便得出歐美150年的經濟成果。
記者:倪清江
中聯辦積極扶植、由特首梁振英任顧問的新一代文化協會,去年獲公帑資助舉行「香港青年教師珠三角考察團」,安排80名教師和大學教育學院學生到廣東河源和惠州作四日三夜考察,費用每人500元。行程包括參觀河源市內能噴出高達169米高水柱的噴泉、新豐江攔河大壩和水電站、解放軍創建者葉挺的紀念館等。
稱改革30年追歐美150年
觀塘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黃老師參加後,在感想報告中說,「貪污、有毒食物和維權,這類新聞每天充斥着香港媒體,缺乏歷史和政治知識的青年人,難免對中國產生負面情緒」。
他又引述組員在交流會上說,中國改革開放只有30年,「卻完成了歐美需時150年的經濟成果……當中出現副作用亦是難免,亦是每一個國家必經的過程」。
黃又提到facebook、YouTube醜化中國,「中國諸多問題很大程度是由於近十年新聞媒體高速發展,而被過份放大和針對……讀者面對排山倒海的中國問題新聞、短片、動畫,很容易墮入個別針(對)中國媒體的意識陷阱」。他說在教學時會盡量引導學生以正面態度分析。
欣賞農民犧牲換國家富強
他們參觀河源一間食品廠,廠長向他們說,由於工人很自律注重衞生,偌大廠房只聘用一名清潔工人,生產的米粉不加防腐劑。
中大教院姓呂學生說參觀前將信將疑,「完成參觀後,我確實對內地食品安全增加了信心」。
他們探訪一戶農村家庭,該戶接受政府用「微薄津貼」徵收農地辦水利。香港教育學院姓葉學生顯得很感動,「願意犧牲自己的農地換來國家整體的富強……真難以想像生活在貧窮下的中國農民,他們的愛國情操和國家意識也可以如此強」。新一代文化協會本年度再獲公帑資助辦同類教師洗腦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