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論中華:中國經濟料第四季反彈 - 馬磊

富論中華:中國經濟料第四季反彈 - 馬磊

中國經濟增長似乎在2012年第二季失去動力。然而,我認為放緩的原因是歐洲債務危機導致外部需求減弱,以及中國於2010/11年間過度推行緊縮政策,而不是中國的基調出現倒退。儘管近日中國的經濟活動減弱,但復蘇徵兆已經出現。
基於中國經濟將繼續受到放寬政策支持,經濟復蘇應可於2012年第四季前出現,而最高速增長的地區,將會是中國中部及西部。不過,這種復蘇應較2009年的V形反彈溫和,原因是政府沒有推出大規模的刺激措施。

內房保險業看俏

中國的消費相關行業肯定能受惠於持續的刺激措施,包括最低工資上升、薪俸稅下調,以及國民在退休金及保健方面的開支不斷增加。此外,利率下調勢必鼓勵更多住宅買家進入地產市場。歷史證明,中國的地產業與存款準備金率及利率走勢高度相關。因此,今年貨幣政策進一步放寬,中國的地產業應會興旺起來。
另外,中國的保險公司也會受惠,原因是存款利率下降,使保險產品的投資回報更吸引,這將鼓勵更多人購買保險產品。
儘管中國銀行股估值便宜,但這行業長遠來說被市場看淡。在2008至09年環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政府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方案,藉此支撐經濟,期間着手發展大量投資項目,而資金多由中國的銀行提供。然而,這些貸款大部份變成不良貸款,而在未來五至七年,中國的銀行業都難以取回這筆貸款。
此外,中國政府正逐步撤銷對銀行業的規管,這將導致淨息差受壓,削弱銀行的盈利能力。因此在可見將來,中國銀行業的增長潛力有限。
組合分佈方面,我增持了優質的中市值增長型股份,它們皆是業內領導者或市佔率正在擴大的企業。在非必需消費品行業中,我增持了部份電器製造商,原因是政府就購買節能電器推出資助計劃,將令這些企業受惠。至於必需消費品行業,我增持了食品及飲料行業的若干具領導地位的企業,原因是原材料成本下降,持續推高它們的利潤。
資訊科技行業方面,我把握近期市況轉弱的時機,增持了優質的互聯網相關股份。金融股方面,我進一步增持優質保險公司,因為中國放寬貨幣政策,必然令這些保險巨擘受惠,而且它們的市佔率亦不斷擴大。地產股方面,我增持了地產業龍頭企業。

馬磊
富達基金中國消費動力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