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是心病,也是新病。它新近成病─三十年前才被正式認定為精神類疾病。1980年,美國精神病學會確認抑鬱症為精神疾病,收入精神科醫師的診斷手冊。它的英文學名是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或稱MajorDepression,中文譯為重度抑鬱症。英語中原來最有名的Depression是GreatDepression(大蕭條)。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人大概覺得大蕭條的噩夢已經一去不復返,以後的麻煩只剩抑鬱症,於是Depression從現實走入心境。誰能料到從當下陰晴不定的經濟形勢看,未來的人類很可能在大蕭條中重度抑鬱,那才是真正的悲慘世界。
抑鬱症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據說不亞於糖尿病。但它不同於糖尿病,也不同於其他任何疾病─抑鬱症無法用物理檢查生化測試確診,只能憑藉病家主訴親友觀察醫生問診的原始方法。這種方法漏洞不少,因為抑鬱症的症狀太多,而且有的還互相矛盾。除非是經驗老到訓練有素的精神科醫師,一般醫生聽筒下抑鬱症的漏診誤診率大到驚人。聽說美國抑鬱症病人的漏診率達到三分之二。多麼可怕的數字!如果抑鬱症像豬流感那樣會傳染,三分之二的漏診率應該意味百分之百的傳染率─所有人都已經抑鬱,無人幸免。難怪有的醫生會氣急敗壞地說:抑鬱症只是一種比喻性的疾病,根本不該拿它當正經毛病來治療。
醫生說的當然是氣話。抑鬱症實在不能視為兒戲。美國有3.4%的抑鬱症患者自尋短見,自殺人口裏60%是抑鬱症患者。
美國醫生黛米.沃斯,慈悲為懷,濟世為德,在美國著名的健康網站上發表文章,列舉十類抑鬱症高發的職業。希望讀者自查自療自癒,好自為之,千萬不要自我了斷。
這十項職業從二十一類職業中選出。黛米.沃斯說,其實失業人口中抑鬱症的發作率最高。高達百分之十三。
排在第一和第三項的是私人護理和社會義工。這兩類職業工作辛苦報酬低微之外,心理環境十分惡劣。私人護理的抑鬱症發病率達11%,十有其一。
排名第二居然是普通餐館服務生。仔細想想也對。餐館的工作又吵又亂又累,大多數食客生硬粗魯,喝了點酒會顯得很無禮。服務生除了往菜裏吐痰擤鼻涕以外,找不到其他出氣的通路。心情壞到抑鬱完全合理。
排名第四的是醫護人員。道理很簡單: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疾病、創傷和死亡,毫無精神樂趣可言。美國醫生比中國醫生更悲哀的理由:他們還沒有額外的紅包可以拿。
第五名是藝術家、演藝人員和作家。醫生的解釋是,藝術家、藝人、作家的收入不穩定、情緒不穩定、感情不穩定、社會關係不穩定……最後導致精神不穩定。她有實在的數據:去年美國藝術家、藝人、作家抑鬱症發病率是百分之九。
後面的五類職業分別是中小學教師、辦公室的行政助理人員、水電維修工、理財顧問和會計、推銷員。理由不外乎工作壓力大、收入不穩定、工作中缺乏積極的精神獎勵、工作缺乏正面向上的心理動力……
美國的一位網民留言道,以這些理由推論,哪一行不是抑鬱症的高危行業?
我把中國的各行各業默想了一遍。果然如此。刨去高官、巨富、人民警察,差不多人人可能重抑鬱。
來稿請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