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9月選舉,各路人馬當然磨拳擦掌,積極備戰。房屋政策因近年樓市高企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各候選人當然不會放過討論房屋政策來討好選民。
有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的候選人,就樓價高企提出短、中、長線解決方案,其中建議把工廈改裝為住宅,以便極速提供住宅供應,但其建議卻被業界認為不可行。
業權分散難統一
首先是業權問題。現時政府擁有的工廈數目不多,即使全部改裝為住宅亦是杯水車薪。私人工廈改建因防火及其他安全理由,不適宜只把部份樓層改為住宅,而私人工廈大多數業權分散,要說服眾多業主,共同出售全幢改裝近乎無可能。政府早前推出的活化工廈政策,亦須全幢大廈業主同意參與,但就沒有一個獲批個案是分散業權的。
其次是法律問題,屋宇條例硬性把樓宇用途分為住宅及非住宅用途,兩者的地積比率及覆蓋率均不同。私人工廈改裝為住宅,必須涉及修改現行法例,其困難可想而知。若容許工廈改裝,為甚麼不容許一些空置率甚高的商廈改裝?
住宅單位對採光及通風有一定要求,工廈多不符合。即使勉強改裝,亦涉及重大工程及費用,未必化算。何況政府怎可以一方面積極取締工廈劏房,另一方面卻批准工廈改裝為住宅?
功能界別的選民均是業界人士,候選人是龍是蛇,很易被分辨出來。若候選人為討好選民而提出不切實際的建議,不但吃力不討好,更易被選民恥笑。
陳超國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總經理
mailto:[email protected]